首页 -> 2008年第1期

激励:班级“软管理”的妙招

作者:季红霞




  软管理是相对于硬管理而言的。不少学校为了提高管理效果,提倡量化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举措,打印成表格逐点打分。尽管这种硬管理的设计者用心良苦,想得也十分周全,但是这种量化考核,说到底就是扣分制度。违反课堂纪律扣分、卫生不认真扣分、自行车排放不整齐扣分。所以,硬管理是种被动管理,它带有强制性。也容易使班级管理缺乏生机与活力。是否可以适度地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补充呢?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笔者经常采用的软管理方法之一就是激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说明,激励是使班级管理跃上新台阶的有效措施,是班级软管理不可多得的妙招。常用的激励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身教激励
  在班级软管理中,班主任的“身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身教,自己做出了榜样,才对学生有说服力 。笔者曾经接任过一届班主任。第一周常规检查年级倒数第二,班上学生不以为然,似乎习惯了自己成为弱势群体了,怎么办?于是物色了一位有活动能力的班干,负责维持班级卫生。人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笔者每天也起早带晚,除了督促他们扫地、拖地、擦窗户外,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干,用“身教”做出样子。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周,常规排名年级第四,师生是雀跃一堂。看到了一丝阳光,这批孩子干劲足了,又告诉他们:第一,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第二,一个人要是看不起自己,谁还会看得起你呢?第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紧接着的努力中,该班的常规一直处于年级上游。由此笔者深深体会到“身教的重要性”:学生干,老师也干,这是无声的激励,也是最有效的激励。
  (二)言教激励
  在这方面,主要是采取集体活动激励和个别谈心激励两种方式。
  1.集体激励一般是在集体活动开展的时候或者是活动结束后进行班级总结评比时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营造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氛围,使学生对以后再开展这样的活动步调一致、充满信心。
  2.个别激励。在谈心过程中,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缺点提法要委婉。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从最低最容易办到的开始,然后一步步提高。比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元旦文艺演出中,我班的大合唱获了一等奖,其中某男生的领唱立下汗马功劳。就找他个别谈心,说:“你能唱得那么有水平,说明你有别人不及的才能。如果你学习上也像唱歌那样肯下功夫,学习成绩一定能得到提高。”这位男生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要求。这以后,创造一切机会,多次谈心,引导他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他呢,从不违反课堂纪律开始,到认真完成作业,一步一个脚印如登山一样,步步往上攀登,一学期下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三)激励艺术
  1.直接激励,间接批评;这种方法是只表扬,不批评,让没受到表扬的同学自己去思索,去反省,去领悟,并从中受到教育、改正错误。比如有一次,去镇区大路两旁花圃里清理杂物,有10个同学没有完成任务就溜到路旁的小店里玩去了。班会总结的时候,没有批评这10个同学,而是请一直在花圃里劳动的同学站起来,并且当场表扬了他们,使全班能提前完成了任务。没有受到表扬的10个同学羞愧得低下了头,也达到了激励先进的目的。
  2.让学习后进生也能“学而优则仕”;在学生心目中,班长是个不小的“官”,这个职务无疑代表信任、能力、权力、荣誉。但一个班中班长只有一个,尤其是那些调皮学生更是只能望“长”兴叹。可打破常规,在学习后进生中选了五个同学当值日班长,让他们有“学而不优亦仕”的感受,每天由一人负责班级纪律。实践证明,这些学生工作都相当负责,学习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班级软管理中的激励是笔者多年来当班主任的心得。“软管理”必须有情感化的思想交流,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管理氛围,班主任应常常将自己的思维放到和学生同等地位进行换位思考。只有这种情感化的“软管理”,才可以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聚力的“家”——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