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高中补习利弊探析

作者:卢德洋




  [摘 要]近年来由于高中上学高峰期出现,高校扩招、就业难,出现高中办补习班异常火暴的现象,造成高中生重复学习,延长了学习的时间,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造成考大学更难,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出现部分家庭因教育而导致陷入贫困。本文分析探讨了高中补习的利弊。
  [关键词]高中补习 热点问题 价值取向
  
  (一)高中补习——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高考成绩一公布,一些重点中学和民办中学,不管该校高考情况如何,开始大肆渲染该校高考成绩,如升学率、高分生、“状元”等,其中主要目的是招揽补习生,保证来年该校的升学率,提高该校的知名度,增加经济收入,并与兄弟学校展开激烈的竞争。随后广告出台:该校办多大规模的补习班,聘了哪些名师讲课或由该校哪些名师执教、免费试听,并提出相关具体条件,在各媒体是大力宣传,搞得学生、家长眼花瞭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高中补习如此火热?
  笔者认为,在高补习的背后不外乎是不得不让人心痛,却不得不面对社会竞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千千万万中国父母亲的心愿,期望孩子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能站得牢,走得稳。
  高中补习热点的原因,一是教育体制本身弊端造成的,特别高校扩大招生,教学目标、质量无法保证,学生质量下降,就业难;二是家长和孩子对个人成才认识的偏差。补习教学迅速发展不仅是社会问题,也应引起教育工作对此深入研究。
  
  (二)高中补习教学现状——利弊并存
  
  1.高中补习教学的有利之处。①高分生进入死档,优秀学生临场发挥失常等通过补习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将成为国家优秀人才。②给中等生或差生通过补习再次学习获得上大学的机会。③补习班师资好,学生成绩提高得快,从而提高本校办学声誉,有利促进学校今后发展。
  2.高中补习教学的弊端。①目前正赶上高中上学高峰期,优越教学资源非常有限,补习生剥夺了应届生应享受的教学资源,降低了应届生升学率,挫伤了应届生学习积极性 ,导致不该补习的学生还得补学,造成考大学难。②补习使部分学生丧失发展机遇,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补习延长了学习时间,加重学生心理负担,降低发展机遇,就业风险更大了。③补习加重家庭教育费用负担,使部分家庭难以承受,加上就业困难,引起教育投入导致家庭陷入贫困。④补习使教育更加不公平,弱校更弱,择校现象会更为突出。
  高中补习利弊共存,对此问题,应加强研究、正确对待这一教学现象。
  
  (三)学生的发展应该全面——价值取向的应然选择
  
  高中补习理应弥补极少数有实力,或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因报错志愿,或发挥失常等因素而落榜的学生,给他们重圆大学梦的机会。而现实中大规模办补习班,给部分学生家庭造成误导,不仅没能达到学生发展目的,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挫伤了年轻人的锐气,甚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国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在录取人才方面,过多地考虑学历文凭,有些单位甚至唯高学历者是用。对学生来说,考大学是获取高学历文凭,寻求好职业的最好方式。还由于现行教育评价机制不尽如人意,教育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起点不公平,现只看升学率。虽然进行扩大招生,高等教育也还远远没有满足人民大众的教育需求,在此种情况下,补习在所难免。尽管近几年来大学生也出现了就业难,不是社会不需要人才。而是大学教育盲目扩大,学生质量、教学质量、教学目标与社会所需人才一定程度不相符,使教育方向扭曲,一定程度上误导人民大众,在无奈情况下,还不得不应付“唯知”、“唯分”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好些孩子不得不补习,对此不感兴趣,压抑自己的个性。再则,中国的家本位的传统思想沉积很深,作为家长,多数人把子女“榜上有名”、“衣锦还乡”看成“光宗耀祖”的事,所以无不对子女寄予希望。他们希望能考上大学或重点大学。另外,中国人总是将考试成绩与幸福生活联系在一起,补习目的不是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而是“一种包装,一种成为人上人的阶梯和手段”。现在需要孩子具有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及其完美人格,通过补习能补得上吗?难!
  综上所述,我们到了应该深刻反思的时候了。社会、家庭、办补习班的学校,要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将来,也为了国家、社会今后的发展,我们应该抛弃陈旧观念,健全补习制度,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环境。
  总之,补习不能盲目扩大规模,不能无形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扭曲教育发展规律,补习只能是自然的教学补充,不能走向恶性循环。
  
  (四)高中补习教学规范化——健康发展之路
  
  目前,遇上上学高峰,唯分是举,普通大学毕业学生就业难等,使得高中补习愈演愈烈,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规范和疏导。好在从2008年起公办学校不能办补习班,相信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限制高中补习规模,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对办补习班资格审核。通过对高中毕业生多渠道引导,多方向发展,就业岗位创设,就业疏导,将来会使高中补习走上健康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