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情景教学

作者:仲伟强




  [摘 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音像效果,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覆盖面积大、及时迅速高效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情景 地理教学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地理课堂中,利用其音像效果,网络信息技术覆盖面大、及时迅速、高效的优势,效果特别明显。现将粗浅的体会谈一谈,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由目前地理学科的学科特性决定,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中的45分钟,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做出有声有色的文章,展现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相关的地理现象。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也说过,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然而兴趣并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疑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
  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将遥远抽象的地理事物、现象、演变过程再现于学生眼前,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的录像,让学生置身于宇宙中看地球,从而形成正确的表象。
  例如在讲我国季风的形成与南北移动,可以利用Flash软件设计成CAI课件进行演示,使本来很难理解的抽象原理变为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掌握了我国季风的形成和移动规律,以及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由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呈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健全学生的创新人格,而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核心。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制约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一些死板的知识转变成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现象、空间运行和分布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发智能。比如在讲“火山”时,先放一段火山爆发的奇景:乱石飞天、浓烟滚滚、熔岩流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然后再放一个有关火山形成的课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观察探究中体味创新思维的乐趣。
  
  三、联想情景活化知识,增强学生记忆
  
  当今社会由于考试机制的制约,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本身就有一种可有可无的心理,再加上地理知识中含有众多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数据,等等,使学生往往认为学好地理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而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以其灵活、形象、直观、多样的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眼耳脑等共同运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例如在学习《地球?水球?》一部分内容,先播映饼状地球海陆分布比例图的幻灯片,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区别,再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把地球叫做水球。在讲《美国》这一节时,可以先播放美国国旗星条旗彩图,让学生观察“美国国旗上多少颗星和多少道条纹,使学生自然地明白了美国政区的大致概况。
  
  四、突出情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地理教学中有诸多作用,如果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能够把课本内容与乡土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的责任感。
  例如我在讲《辽阔的疆域》时,把我们家乡所在的位置在地图上找出来,通过拉近放大,让学生在认识祖国位置优越性的同时,体会家乡依山傍海、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的位置优势,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努力学习的热情。
  总之,现代化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创设出时间有限、精彩无限的美好学习过程,营造乐学、善学的学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