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批改小学作业的几种策略

作者:史遂成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批改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这里介绍几种批改作业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分项评价
  
  一篇好的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注重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就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他们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成败优劣,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可以采取分项评价的批发策略。例如有的学校设计了分三项评判等级的批改方法:“A”代表“双基”评价。主要看解题过程中,依据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正确;“B”代表书面评价。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包括标点符号)、图形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作业格式是否规范;“C”代表创新评价。主要看解题思路和 表达方式是否清晰简捷,具有独创性,有无超额完成作业的情况。例如有一道求下图体积的作业题,大部分学生的解法都是:3.14×(4÷2)[2,]×7+1/3×3.14×(4÷2)[2,]×3=……但有个别学生把圆锥折合成同底的圆柱,列式为3.14×(4÷2)[2,]×(1+7),这时我们就可以给后者评为“C优”,同时视其他情况再给这些学生评判“A”和“B”的等级。
  
  (二)鼓励上进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造成一些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使差生改变现状,取得大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优等生也会时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当学生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某教师发现一位作业向来工工整整、从不马虎的同学,这次却做得零乱和潦草,而且有不少笔下之误,她没有武断地否定这篇作业,而是对作业不好的原因进行了解。当她得知该生当时家里出了事,身体又不舒服时,就表扬了他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并给其作业评了较高的等级。
  
  (三)一题多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为了增强实效,教师还可以在前一次批改时,加些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眉批。例如有一位学生做36×199+36时的计算为:36×199+36=7164+36=7200,教师给她评了中等,并在眉批写着:“得数正确,但可以简便计算,你再想一想!”学生补了一种算法:36×199+36=(36×200-36)+36=7164+36=7200。教师为她提高了等级,又批道:“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还在题目中36下边划了红线,以作 暗示。果然,学生又补了一种算法:36×199+36=36×(199+1)=36×200=7200。教师再次为她提高了等级。
  
  (四)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例如在做除法运算时,一位学生作业中连续出现几道同一类型的错题。显然,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并加以眉批:“请参考××例题后重做。”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
  
  (五)协商批改
  
  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令教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一个知识基础较差,智力水平不高,平时作业不认真 的学生,有时却做得很好,他是有了突出进步,还是搞了虚假作业呢?一个向来作业水平较高的同学有时却做得很不好,这就有可能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又如有的同学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是正确的。这是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解法呢?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业,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禁止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当面了解情况,协商批改的策略。例如计算401-(8+7)×25时,有一位学生这样做:401-(8+7)×25=25+1=26。教师对这种解法有点疑惑,就找来该生询问,学生说:“减数(8+7)×25是15个25,被减数401是16个25加1,这样得数便是25+1=26。”教师对他这种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作业中应该用解题步骤把思路表示出来,通过了解给他评了一个恰当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