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让学生在质疑中拓宽知识面

作者:郑 全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辩证统一关系启示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在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而质疑便是有效方法之一。为此,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
  学习了违法与犯罪内容后,我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没有?欢迎大家提出来。”一位学生举手质疑:“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侦破,抓获的涉案人员为什么不称罪犯而称犯罪嫌疑人?”我首先表扬他:这个问题提得好,提出了很多同学可能没有想到的疑惑。然后问:“谁能帮助解答这个问题?”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有的说“公安人员可能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有的说“只是怀疑犯罪”,有的说“还没经人民法院审理呢,怎么能称罪犯”……我在肯定学生的观点后,作了这样的解答:刑事案件抓获的涉案人称犯罪嫌疑人,首先,它体现了我国司法理念由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的重大转变。在有罪推定理念下,抓获的刑事案犯被认为是罪犯,司法实践中易导致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贯彻了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精神和原则来最大限度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其次,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任何人非经人民法院审理不得定罪,即不得称为犯罪。第三,它体现了我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经过一番“质疑-讨论-释疑”,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犯罪嫌疑人”这一法律名词。
  初二《思想品德》(下册)(人教版)第三课在讲述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时写到: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并列举了刑法第20条规定,旨在说明法律鼓励和支持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有学生问:“怎样的防卫属于正当防卫?”我设置情境,帮助学生认识正当防卫有必备条件。情境一:为了报复他人,故意挑起对方先行侵害,然后借口“自卫”加害他人;或者两涉黑团伙火拼,以自卫为名,一方将另一方打成重伤。这都不是正当防卫。因为正当防卫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权益免受非法侵害。情境二:公安人员依法抓捕案犯,案犯拒捕反抗;抢劫犯被抓获后,受害者出于愤怒再将其打伤;因遭他追打,遂将他人子女作为报复对象打成重伤,这算不算正当防卫呢?此时学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不是,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于是,我顺水推舟告诉学生:正当防卫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而不能伤及无辜。情境三:一女士遇一歹徒欲行不轨,搏斗中将歹徒推入一粪池,歹徒几次拼命挣扎想爬上来,都被女士推下去。这种继续防卫是否得当?生:在歹徒已失去反抗能力时,继续反击不应该。师:可见防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否则,是防卫过当,那就要负法律责任了。虽然课文未提及正当防卫及其条件,但学生的思维已打开,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就得因势利导,释疑解惑。这样,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拓宽了学生知识面,何乐而不为呢?
  由于有学校发生过学生携带管制刀具伤人事件,学校按照公安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公安人员的带领下,对学生的书包、抽屉进行了一次检查。由此却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思想品德课上,学生迫不及待地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合法?是否侵犯了隐私权?我首先肯定了学生有强烈的维权意识,接着就“检查”是否合法引导学生讨论:检查的目的是什么?生:当然是为了维护学校公共安全和师生的人身安全。师:检查是否有法律依据?生: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师:检查的程序是否合法?生:不太清楚。师:公安人员在检查前已说明了目的,并宣讲了有关法规条款。检查时,公安人员始终在场,并非老师检查,而是学生自查,可见程序和方式也是合法的。那么,是否侵犯隐私权呢?请各抒己见。生(甲):书包、抽屉是私人领域,属于个人隐私。生(乙):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如果书包、抽屉中放有管制刀具,就涉及到公共安全,况且有个别学生携带过管制刀具,这就不是纯个人隐私问题。生(丙):没有侵犯隐私权,是自查、自我教育。接着老师指出:未经学生允许或学生不在场时查看书包、抽屉,那才是构成侵权行为。至此,学生终于解除了心中的疑惑。
  学习了“公民的义务”这一内容后,学生懂得了公民必须履行法定义务,同时还应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有学生质疑:该怎样看待现实生活中,做好事落不是的现象呢?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就是否应该履行道德义务,让学生换位思考:当你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心理会有什么感受?是否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果他人有能力帮助你却置之不理,你会怎样想?然后明确指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公民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我们应该为他人和社会多做有益的事。当然做好事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否则,好心可能办坏事。有时候,做好事可能被误会而落不是,但这毕竟是个别现象,不能因为有过这种情况,就否定做好事、善事。要充分相信社会主流民意,积极主动地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好事。
  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兴趣,激活思维,拓宽知识面,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