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为“差生”插上自信的翅膀

作者:刘和敏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每个孩子的个性中都蕴含着创造与成功,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以解放,张开双臂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挑战。也许挑战的过程是艰辛的,也许成功的道路是挫折的,但自信是力量和源泉,是胜利的保证,我们要为学生架设起一座连通挑战与成功的自信的桥梁,助他们顺利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成材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对于如今的小学生而言,自信已是他们成材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那我们该如何为学生尤其是那些暂差生插上自信的翅膀呢?
  
  (一)认识自我,在“差生”的心田里撒播上自信的种子
  
  正确认识自我,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沃建中教授认为“认识自我”就等于“握住人生的缰绳”。
  人总在不断地试图认识自我,但认识自我的过程比较缓慢。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思维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特别是一些拖拉作业,平时做事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学生,他们在学校里总是受到同学、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在他们的身上“自卑”心理尤为严重,为了让学生尽可能高地评价自己,尽可能地多发现自己的优点,为自己的优点而自豪。我开展了“红领巾在闪光”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本子上列出自己的3条优点(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值日生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然后在班中交流,他们(尤其是一些中下学生)发现,其实班干部的优点并不比自己多,相反,有些优点,他们却不具备,这使得他们脸上多了一份自豪感。我们在引导学生看到自身力量、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也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同伴的长处,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会做到的事其他小朋友也会做。有些事情自己比别人做得好,但另一些事情别人比自己做得好,各有各的长处。
  
  (二)尊重、赏识,为“差生”浇灌自信的沃土
  
  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自尊心是学生人格的顶峰,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能转化成为自信心,一个人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赏识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个性。
  由于暂差生成绩差,往往习惯了批评和惩罚。他们一旦有了进步,需老师及时、中肯热情评价,哪怕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立即会点燃希望之火,树立自信。
  对学生所说的、做的,作为老师要及时做出反应、判断,并作出恰当的评价,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如班中的小麻,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我在他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听到一位小弟弟在哭,一问,原来他掉了一块钱找不到了,我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在地上放了一块钱,对小弟弟说:“你看,在这里!”……于是我在班里大加表扬,并与他个别谈话,“你有这么美好的心灵,老师也被你感动了,这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做到的,老师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你的学习也会超过别人……”从此小麻在学习上进步很快,作文还经常受到表扬。
  
  (三)挑战自我,使“差生”自信的种子萌芽成长
  
  当“差生”长期只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时,应及时正确地引导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种种缺点,让他们有挑战自我的决心,树立起与“不足”作决斗的信心。这也是让他们走出自卑阴影的关键。
  可让他们查寻资料了解榜样任务确立崇高的志向、在逆境中激流勇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例;调查、访问身边表现出色的同学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通过扮演老师、英雄、医生、记者、工人、农民、登山运动员,通过扮演课本剧《龟兔赛跑》等,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在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获得因战胜挫折走向成功以及因骄傲导致失败的真实感受,明白从事每一个职业都有不同的意义和要求,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有可能遇到挫折。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目标,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同学和老师的指导下找出适合自己那把“锁”的金钥匙,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设计自己短期生活道路,树立健康的生活目标。
  
  (四)展示自我,让“差生”不断放射自信的光芒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和义务参加集体活动和班级管理。我们应该把每个学生表现才智的个性心理要求纳入集体的目标之中,善于在集体活动中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而且有意创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克服自己的劣势,共同享受活动的喜悦,集体的温暖。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得不到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手段。”在我们班级,活跃着一支班级管理队伍——红领巾值日岗,他们大多自愿报名参加的,配合《德育手册》十大项建立十个岗位,如“进校岗、上课岗、早操升旗岗、卫生、礼仪、两操”等,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深入实际进行检查、指导学生们的一日常规。他们对工作尽职尽责,认真负责,秉公办事、一视同仁。在进行指导、管理,督促工作开展中,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锻炼,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我们要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当好满意的角色,因此,队伍建设中必须抓住一个关键就是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点,让他们在集体中能充当一个合适满意的角色,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真正确立班级中的小主人地位。在我所任班级里,实行了班干部的“自荐制”和“轮流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如生物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清洁小卫士……让学生个个学会管理班级,这样使人人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发挥各自的特长。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大家自主、自理的能力,使大家尝到了当家的乐趣和辛劳,增强了大家的自我意识,强化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同时收获了自信。
  有了光明,才有奔头;有了信心,才有动力。大树底下的小树总是长不大,不成材,为什么?大树没有给小树留下一片天空。古往今来,凡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坚强的自信心为其先导的。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这是何等气魄与自信!正是这种令人惊叹的自信,燃起了他无比的智慧,使他作出了光照史册的巨大贡献。我国著名艺术家默森说:“自信是成功者的第一秘决。”使学生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们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差生”们都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中自由翱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