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汉语修辞史研究方法: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作者:郭焰坤




  提要 修辞吏研究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宏观研究是要探讨修辞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等修辞现象产生的外部条件,本文着重从思维方式、知识背景、行为方式三方面考察宏观研究的意义;微观研究主要是研究外部的语言形式及修辞现象深层的语义结构,这是修辞现象产生的内在的语言原因。
  关键词 修辞史 宏观 微观
  
  研究修辞史不能没有宏观眼光,也不能没有微观分析。二者结合是确保修辞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陈光磊先生曾将宏观与微观比喻成望远镜与显微镜。
  
  1、宏观研究是要考察修辞现象产生的社会条件
  
  政治、经济、文化观念、思维方式都是宏观考察的目标。修辞现象可以分为修辞行为以及修辞行为带来的结果——修辞文本。现代修辞学研究注重阐释,而修辞行为才是现象阐释最重要的要素,因为人是智慧的动物.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不论分成多少不同的领域,都受行为主体的控制,人的一切不同领域的活动,有着内在同一的性质——都要受制于相同的主体。所以我们在考察修辞作品时,不能不考察修辞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精神。这样,在考察一个时代的修辞现象时,我们要以一个时代的全部文化精神、思维方式、社会矛盾作为一个时代的大语境来考察,只有如此,才能考察出一个时代修辞活动产生、演变、消亡的内在机制。下面我们选择思维方式、知识背景、行为方式三个视角看看宏观分析作用。
  
  1.1思维方式的改变影响修辞现象演变
  以比喻来说,在先秦比喻用于说理非常普遍,但在南北朝之后顿减。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这就要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先秦时期我们先民在思维方式上深受天人合一思维传统的影响,认为天地自然之理与人文社会之理是同一的,所以在先秦作品中有很多以自然现象论证人文社会现象的比喻用法:
  (1)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七章》)
  (2)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眷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夏之德署,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则长避不精;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地不刚,则冻闭不开。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吕氏春秋·贵信》)
  以上两例都是典型的以物理喻人事:例(1)以天地不为自己而生喻圣人先人后己。在比喻语义结构上先以天地事为喻体,再以表因果联系的关联语“是以”联接下文的表人事的本体。以表明前后文之间的因果联系.充分说明天人同理。例(2)所有语境都明确无误地说明以物理言人事是基于认识上的天人同理,比喻大意是:天地四时都要以诚信成物,其后用“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这一条件复句将物理与人事联接。
  这种修辞方式在南北朝以后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文化传播有很大的关系.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佛教的佛论往往采用十分抽象的表达形式,如龙树的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受此风影响中土僧人论著也采用十分抽象的形式,如僧肇法师著《肇论》完全是采用抽象论证的方法。此时形成的玄学也多运用抽象思维。可以说自南北朝佛教传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唐代柳宗元深受佛教影响,他的论证类作品也多采用抽象论述的方式,如《封建论》是一篇幅十分宏大的论著,但没有涉及一个比喻,这在先秦两汉是不可能的,到宋代理学兴起,理学家是以佛学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论阐述的,所以其著作也很少用比喻论证。近现代以来,我们的理论思维又受西方影响.更进一步抽象化。这些都是因为思维方式、学术形态的演变导致比喻论证的消长。
  比喻在文章中也是构成文章风格的重要部分,比喻自身也有一种风格。中国古代的传统比喻可以说是以符合诗教的“温柔敦厚”为原则:注重设喻的典雅、优美,避免不吉利的、不雅观的事物用作喻体。比美女则如花如玉,比爱情则似海似金。现代的老鼠爱大米之类的比喻在古代是断断不可能存在的。这是文化精神对比喻的影响。
  
  1.2写说者与受众的知识背景的改变影响修辞现象的演变
  如引用及与之相关的藏词,在古代主要是援引历史上的典故,现代人很少这样做,因为其文化知识少,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无法进行类似古人的表达.接受者也无理解古文用典的知识。相反,现代人更多地是引用西方理论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与西方思想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变化都需要宏观的眼光来发现、来分析。
  
  1.3写说者行为方式影响修辞现象的演变
  与一般研究者明显不同的是,个人在研究修辞现象时,特别注重人的行为方式对修辞活动的影响。个人认为:人的一切领域的活动都受制于相同的精神主体,故人的一切活动都与修辞活动有同质性,在我们看来与修辞活动毫不相干的行为都与修辞行为有同质性。所以一个时代的修辞现象往往与这个时代的行为方式具有同质性,可以从其行为方式中找到解释修辞现象的条件。
  南北朝时期在修辞观念上美辞说流行,梁昭明太子萧统将美辞说推向了极致,认为语言不断追求华美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他说:“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文选序》)刘勰也很注重文学作品的文采。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他从“文章”二字的原义出发说明文采对于文学的重要:“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其为彪炳缛采名矣”。在修辞实践上.南北朝时期文重雕饰,重声律、重对仗、重用典。
  修辞理论与修辞现象的这种种表现,都可以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行为方式上找到答案。这个时期的人注重审美,处处将生活审美化,主要行为表现有:
  1.3.1重仪容化装
  魏晋人重仪容之美是十分有名的。魏晋贵族好打扮,男子流行化装,拿现代观点看是有“异装癖”,即喜欢女性化的打扮。此风始于汉代,《汉书·佞幸传》:“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骏鹱。贝带,傅脂粉”《后汉书·李固传》:“胡粉饰貌,搔庆弄姿”至魏晋更盛。魏何晏为曹操养子。尚魏公主,好傅粉,人称“傅粉何郎”尤为有名。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粱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1.3.2品藻人物重外貌.且以秀美为尚
  东汉末年以来.人伦鉴识之风大盛,但其时所关注的是内在的精神本性,到了三国魏时哲学家刘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