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胡锦涛




  
  (2008年11月7日)
  
  同志们:
  今年9月,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之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迈出的一小步,代表着我们在科技创新征程上迈出的一大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广大航天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全体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研制、建设、试验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向荣获“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翟志刚同志,向荣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航天功勋奖章的刘伯明、景海鹏同志,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向热情支持和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决策实施和不断推进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作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世界科技大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适应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三步发展作出全面规划。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各系统各单位和广大航天工作者团结一心、群策群力、锐意创新、拼搏奉献,突破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先后实现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等重大跨越,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载人航天工程不仅有力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关领域加速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出依托重大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增添了精神力量。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显著提高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念,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是爱好和平、积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的民族。
  同志们!
  载人航天工程的生动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组织重大工程建设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科学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广大航天工作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成功是硬道理,始终用“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统一思想,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各方面各阶段的建设,形成了人力、财力、物力最佳组合,确保了工程建设和重大试验顺利实施,促进了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不断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当代、无愧于后人的业绩。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凝聚强大力量的政治优势。载人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全国数千家单位、几十万科技大军承担研制、建设、试验任务。各系统各单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大协作,自觉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力为成功的强大合力,谱写了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时代凯歌。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这一显著政治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第三,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靠自力更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国家科技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第四,爱国主义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各族人民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始终成为激励我国各族人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同志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造层出不穷,不仅给世界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推动,而且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战略主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做到后来居上。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充分运用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