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通过部分国务院部门、机构的

作者:佚名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
  
  6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部分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委管理国家局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会议指出,制定和完善职责、机构和编制的“三定”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环节,对于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三定”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取消、下放或移交了一些不该管的事项,加强了能源管理、环境保护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二是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明确部门职能分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职责交叉问题;对确需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在赋予部门职能的同时,明确应承担的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为推行行政问责制、加强责任追究提供必要的依据。四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是,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改善宏观调控、强化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大量繁重的工作,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不少新的复杂因素,政府工作面临不少新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全面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各部门要尽快按照新的“三定”规定运转起来,提高国务院工作整体效能,确保全面完成各方面任务,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
  7月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会议强调,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通过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下大的决心,有大的举措:(一)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耕地,不能有丝毫松懈。全国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三)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稳步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倾斜,逐步理顺粮食价格,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种粮补贴。(五)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力争有大的突破。(六)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七)完善粮食储备体系,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健全储备粮调控机制。(八)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大金融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力度。(九)引导科学、节约用粮,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会议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形成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体系,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不断完善政策,进一步调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会议指出,吉林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之一,也是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重点区域。组织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0亿斤以上,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实施这一《规划》,要坚持内涵式开发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确定增产粮食的品种结构。加强水资源论证和节水工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会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要抓紧研究增加粮食生产的规划和措施。
  ······>>> <<<······
  7月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会议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以改革推进改善民生,以改革促进社会和谐,以改革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按照“十一五”规划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了具体任务,确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牵头负责部门和实施步骤。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搞好改革的总体规划和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力求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督促落实,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会议认为,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这一重大专项的目标,是要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会议指出,专项实施方案经过科学、民主、严格的论证,已基本成熟,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这项重大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完善方案,抓紧组织实施。
  ······>>> <<<······
  7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和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审议并原则通过《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草案)》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消费不合理、利用效率低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景观以及家庭用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浪费现象,节约潜力很大。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必须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把节油节电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