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全国各地各族群众深切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作者:佚名




  5月19日是全国哀悼日第一天。从北国林海到南疆渔村,从天山牧场到江南水乡,辽阔的中华大地,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北京天安门、新华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全国和各驻外机构,全都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以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在北京等地,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当天下午,中南海怀仁堂前气氛庄严肃穆,门楣上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14时25分,胡锦涛等领导同志来到这里,面向国旗肃立。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同一时间,领导同志神情凝重地向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王刚、王乐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郭伯雄、薄熙来、李鹏、万里、乔石、朱基、李瑞环、宋平、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何勇、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华建敏、陈至立、周铁农、李建国、司马义·铁力瓦尔地、蒋树声、陈昌智、严隽琪、桑国卫、梁光烈、马凯、孟建柱、戴秉国、王胜俊、曹建明、廖晖、杜青林、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和李德生、肖克、张劲夫、黄华、彭冲、王芳、谷牧、吕正操、郑天翔、刘复之、杨白冰、丁关根、田纪云、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吴仪、曹刚川、曾培炎、王汉斌、张震、倪志福、陈慕华、孙起孟、雷洁琼、李锡铭、王丙乾、邹家华、王光英、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云、周光召、曹志、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唐家璇、肖扬、韩杼滨、贾春旺、钱学森、董寅初、叶选平、杨汝岱、钱伟长、任建新、宋健、钱正英、孙孚凌、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毛致用、经叔平、王文元、王忠禹、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罗豪才、张克辉、郝建秀、徐匡迪、张怀西、李蒙、邓力群、张廷发、韩光,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以及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乔清晨等,也在北京等地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从清晨开始,全国各地各族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深切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14时28分起,人们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悲痛中展示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力量。
  首都北京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凌晨4时56分,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在升到旗杆杆顶后缓缓下降,4时58分停在下半旗的位置。在现场,数千名各界群众集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表示深深哀悼。
  上午7时,四川重灾区青川县的部分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在青川中学举行仪式,缅怀在地震灾害中的遇难同胞。
  在石家庄,“爱心车队”的40多部出租车系着一条条黄丝带鸣笛,飘动的黄丝带似乎在诉说对死难同胞的思念。在唐山市抗震纪念碑广场,数千名干部群众向汶川地震的遇难者志哀,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是地震幸存者。贵州清镇市红枫湖镇的苗族村民,鸣起苗族长号,哀婉低沉的长调慰藉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14时28分,鸣笛声响彻古城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上的数千名各族群众举行集体默哀仪式,为骨肉相连的遇难同胞志哀。拉萨大昭寺的僧人也在经堂里举行祈祷法会,为汶川大地震灾区遇难同胞超度,为生还者祈福。
  在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香港市民早早聚集在一起,他们自发地穿上黑色衬衫或套装,广场外墙上的大屏幕播放着来自灾区的揪心画面。14时28分,警报声响起,数百市民肃立默哀,许多人脸上表情凝重,一些市民悄悄擦去眼中的泪水。同一时刻,澳门全城为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我驻外使节也与国内同胞同时举行了默哀活动。
  (据5月20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