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作者:佚名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灾区驻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织出动,协助地方抗震救灾,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迅速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解放军总参谋部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发出指示,要求成都军区、空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总政治部立即发出政治工作指示,要求各部队坚决贯彻胡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搞好思想发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也做好支援抗震救灾的一切应急准备。
  成都军区成立了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织指挥部队全力抢险救灾。武警部队也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做好抗震救灾人员、物资应急准备。
  在当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再次要求,立即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卫生人员,尽快赶赴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中央军委连夜作出指示,要求部队迅速出动,全力协助抗震救灾。指示要求,成都军区某师出动10000人,济南军区某集团军两个旅共出动8000人,某集团军一个师出动10000人,以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相结合的方式,迅速赶赴灾区。空降兵某部两个师和特种大队6000人,当日8时开始空运至灾区。空军一个伞兵连,当天搭乘运输机在四川汶川、理县、茂县、北川等重灾地区选择合适着陆场伞降,了解报告灾情。总后勤部组织10支医疗队和防疫队采取空中输送方式,紧急投送到灾区。
  指示要求,各部队到达灾区后,接受成都军区统一指挥,成都军区做好空中输送人员到达后的地面输送保障。
  指示强调,抗震救灾任务是当前一项最紧迫、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各部队要充分认识抗震救灾任务的艰巨性,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官兵思想。所有参加抗灾救灾部队都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争分夺秒,昼夜兼程,尽快到位。要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联系,及时掌握灾情动态,提高抗灾救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高度重视防范次生灾害,确保部队自身安全。
  成都军区在第一时间出动6100余名官兵和4架直升机赶赴灾区,驻灾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军区总医院医疗分队也紧急投入抗震救灾。驻四川、重庆的武警部队也已启动紧急救援预案,调拨下发救援物资。5000多名官兵在受灾严重地区展开了救援。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连日冒雨深入都江堰、什邡、绵竹、北川等地震灾区,实地查看灾情,现场部署指导部队救灾工作,鼓舞官兵士气,慰问受灾群众。郭伯雄强调,救灾部队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和胡主席的决策指示,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12日夜,武警四川总队、武警水电三总队的3100多名官兵携带救灾装备赶赴汶川。因道路中断受阻,他们就地紧急投入都江堰的抢险救灾中。截至12日24时,就有近两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到达灾区开展救援。另有24000名官兵紧急空运到重灾区,还有1万名官兵通过铁路输送前往灾区,实施应急救助。
  5月13日上午,根据军委决定,成立由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任组长的全军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赴灾区部队的行动。
  领导小组当天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陈炳德就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总部担任全军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的领导,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四总部12个部门和武警部队司令部领导共30人参加了会议。
  当天上午10时55分,运载72名空降兵官兵的4019号空军专机抵达绵阳机场。据空降兵某师政委介绍,空降兵部队共投入两个师,约9000名兵力参加抗震救灾。
  当天下午,一支30余人的军方先遣队,终于在大雨中徒步进入灾情严重的震中汶川县映秀镇,将所带食品、饮用水等分发给儿童、伤员。
  23时15分,经过数十公里的强行军,武警某师200名先遣队官兵终于赶到震中的汶川县城——在地震发生33小时左右,首支救援部队成功进入这座举世关注的“地震孤城”。在随后的8小时之内,这座孤城里的救援力量迅速达到900人。
  总政治部5月14日专门下发通知,对军队集中开展向地震灾区捐赠工作作出部署。截至5月15日12时,全军和武警部队已捐赠5200余万元。
  14时30分,总后紧急增派的50支医疗队从南苑机场起飞赴地震灾区。至此,全军已派出70支医疗队赶赴灾区。
  地震发生后,通往汶川映秀镇的交通全面瘫痪。5月14日,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炮兵团调集30余艘冲锋舟、快艇及4座门桥,克服岷江江流湍急、漂浮物多等困难,开设了两个漕渡场,首先打通了通往映秀镇的水上交通线。与此同时,紧急运送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装备,投入1000余名官兵南北对进,分段突击,人工爆破与机械作业并举,连续奋战47个小时,全线打通了汶川县漩口铝厂至映秀镇的陆路通道。
  救援队伍不断开进汶川县。15时10分,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后续部队的500名官兵抵达汶川映秀镇,展开救灾行动。20时许,一支救灾部队徒步强行军12小时抵达映秀镇,没有休息就开始营救受灾群众。22时,成都军区想方设法向汶川县城、汶川映秀镇运送兵力,1000多名官兵已经开始展开救援行动。济南军区1500人14日徒步10多个小时到达映秀镇。
  
  18时,武警重庆总队前方救援部队500名官兵抵达茂县县城进行抢险,这是继当日成功空投的空降兵小分队之后首支进入茂县的大部队。
  截至20时,成都军区共出动直升机90架次,向汶川县城、映秀镇、北川县、茂县等灾区投送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33.3吨,抢运危重伤员156人。
  5月15日凌晨2时22分,空军一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向呼救求援的灾区群众空投了5吨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这是我军首次成功实施夜间云中云上空投。
  截至8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投入救灾的现役部队95553人,民兵预备役部队36174人,出动军用运输机、直升机飞行近300架次。
  5月15日上午,军队抗震救灾指挥组召开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精神和胡主席关于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军队抗震救灾工作,强调军队和武警部队要大力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再接再厉,连续作战,不怕疲劳,顽强拼搏,坚决打好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强调,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到了关键时刻,任务非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要不间断地搞好政治动员,号召全军特别是参战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胡主席的决策指示,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当天,经胡锦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再次调集61架军用直升机火速转场执行救灾任务,16小时内从全国各地全部飞抵灾区,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直升机行动在川西北展开。
  截至当天,已投入兵力近10万人,出动各型飞机148架,空运人员18000余人,空投帐篷、食品、药品各类物资近300吨。
  当天下午,正在四川灾区指挥部队抗震救灾的郭伯雄,在成都主持召开抗震救灾部队军以上领导干部会议,进一步区分了任务,明确了部署,研究了指挥、协同、保障等问题。他强调,救灾部队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发挥优势,更好更多地完成抗震救灾任务。抗震救灾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要把完成任务作为第一要求,切实提高组织指挥效率。各级指挥员要从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全局上认识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要区分责任,实行按级负责,层层抓落实。要有主动精神,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是战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受灾的地方。要勇争第一,在部队中开展竞赛活动,比干劲、比作风、比贡献。要密切配合,主动协调,形成既分工负责又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要协助地方,积极做好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和地区季节性灾害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部队自身的安全。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