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杨洁篪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中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作者:佚名




  3月12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杨洁篪说,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有舆论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实力增强,中国的外交思想和理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有关国际问题的解决。你认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思想和理念是什么?
  杨洁篪: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里面已经作了全面的阐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予以强调。我想就和平发展、交流沟通、互利共赢、合作和谐对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一要讲和平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任务很艰巨,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我们认为世界各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以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二要讲交流沟通。虽然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但这并不必然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承认和照顾彼此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
  三要讲互利共赢。不仅在经贸领域,在政治、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国家之间都应该讲互利共赢,这样国家之间关系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保持其活力和旺盛生命力。
  四要讲合作和谐。中国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我认为这也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中国古人讲要“和合而谐”,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使得世界上和谐的成分能够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加深和扩大各国之间的合作。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也是现实的任务。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一起,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使世界更美好作出更大的努力。
  俄通—塔斯社记者:前不久梅德韦杰夫先生当选俄罗斯新总统,如何评价中俄关系的现状?您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什么期待?
  杨洁篪:中俄关系现状良好。不久前,梅德韦杰夫先生当选俄罗斯总统,中方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我们对普京总统多年来为推进中俄关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第二个十年。双方一致同意,要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指导,继续推进双方关系。我们对中俄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我认为,中俄双方努力的重点应是: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高层交流机制,保持高层会晤互访势头。加大在对方核心利益上的彼此支持。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规范贸易秩序,努力把经贸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要扩大人文交流,办好2009年在中国举行的“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加强相互交流。现在学中文的人很多,我希望在座的外国记者,也能抓紧学中文。我认为中文是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之一,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有13亿多人讲中文。最后一点,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从而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最近,有一个非常知名的运动员因为担心北京的空气污染而宣布退出奥林匹克竞赛,另外一个知名的运动员也在做类似的考虑。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非常近了,关于环保问题,你们对于参赛的运动员以及他们的国家和政府要讲什么话?
  杨洁篪:我想世界上绝大部分要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对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运动设施都是满意的,都是有信心的。中国是一个体育强国,还是一个体育大国。中国很多运动员是在中国的运动场上,特别是在北京的运动场上打破了世界纪录,这一点不可抹杀。我相信,各国运动员在其他地方如果不能打破世界纪录的话,到北京来也许他们的机会会更多一些。中国十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我相信北京和中国的空气质量只会越来越好。
  日本时事社记者:中日双方已就胡锦涛主席在樱花盛开时访日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现在有消息说可能会延期。如果这样,中方是否能够接受5月以后访问日本的建议。另外,有人认为访问延期与“毒饺子”事件有关。杨部长怎么看待这起事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东海问题在胡主席访问日本之前有希望解决吗?
  杨洁篪:我听说日本的春天非常美丽,樱花等各种鲜花盛开,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希望胡锦涛主席在春天鲜花盛开的时候去日本进行访问。访问不存在什么推迟的问题,双方已经确定近期胡主席将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现在外交部门正在就具体的访问日期进行积极协商。胡主席的这次访问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必将推进两国关系显著地向前发展。中日关系通过两国领导人的“破冰”、“融冰”和“迎春”之旅,已经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而且面临着重要的进一步发展机遇。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也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这是胡锦涛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在新世纪第一次去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外交部门正在进行积极筹备,工作进展良好,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能够规划两国关系长期发展的蓝图,完善两国的交流机制,加深和扩大在各个领域务实合作,深化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从而把中日关系纳入到一个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采取对中外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于在日本发生的“饺子中毒”事件,中方高度关切,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开展了认真、负责的调查,已经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我想在这里强调,为了查明真相,中方的调查工作将会继续进行下去。同时,解决这一跨境食品安全问题,离不开中日双方的合作。我们希望双方主管部门,特别是警方,能够继续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切实本着冷静、公正、客观、科学的态度,开展协作调查,尽快查明事件的真相,向两国人民作出负责任的交代。为了从机制上确保我们今后在这类问题上能够进行更为及时、更为有效的合作,我们认为需要尽早建立中日两国食品安全合作的长效机制。我想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都希望能够早日建立起这样的机制。
  东海问题由来已久,十分复杂,关键是要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双赢的解决办法。福田首相访华的时候,两国领导人就这个问题达成了四点新的共识。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要以中日关系的大局为重,在推进中日关系的过程中,争取尽早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两国外交部门正在根据领导人的共识,在迄今已经取得进展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具体的解决办法。我们认为,人为地为磋商设限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香港《商报》记者:近年来中欧关系出现一些新情况,欧洲一些国家领导人也出现了更换,中欧在人权、经贸,特别是在西藏问题上有一些分歧。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中欧关系?在你任内将怎样化解这些分歧?有消息说,美国“小鹰”号航母希望在4月份访港,外交部有没有接到相关的申请?会不会批准?
  杨洁篪:自从1975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以来,中欧关系一直在平稳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对此感到高兴。30多年来,双方的关系跨越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然后是全面伙伴关系,现在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现在双方的贸易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欧盟是我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是1975年的100倍。我们对双方关系发展的前景是充满信心的。当然,经贸关系发展了,生意做多了,难免会有一些摩擦、纠纷,但这些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双方不久还要举行中欧高层经济对话。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