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中东
  
  1月9日至1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东进行了访问。这是继去年美国倡议并主导召开中东问题安纳波利斯会议之后,布什为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强势地位而采取的又一重大外交行动。
  布什在其任期最后一年伊始就涉足中东,主要目的有三:一是力推巴以加快谈判,促进和平进程;二是游说阿拉伯盟国认同“伊朗威胁论”,遏制伊朗的影响;三是扭转伊拉克乱局,改善美国形象。但从地区情势和各方反应来看,布什的高调出访并未实现预期目标。
  做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布什此访的重中之重。在会晤以巴领导人后,布什就巴难民回归、巴以最终边界划分和耶路撒冷地位等以巴冲突核心问题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布什称,难民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巴勒斯坦国得到解决,同时辅以相关赔偿机制。布什呼吁以色列结束1967年以来对阿拉伯土地的占领,确保巴成为独立自主国家。可他又说,以巴未来边界将不可能完全依据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停火线,双方应根据目前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达成协议。关于耶城归属问题,布什认为这是一个棘手难题,牵涉政治和宗教。他再次要求以巴为在今年内达成和平协议作出“痛苦让步”。
  从布什的上述表态看,美国偏袒以色列的立场未变。这自然引起巴方不满,特别是关于边界划分,布什的提议遇到了“红灯”。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13日重申,以临时边界建国的方案现在和将来都是“完全被拒绝”的。目前,巴以虽然启动了核心问题对话,但双方冲突仍呈恶化趋势。15日,以军在加沙大打出手,造成至少19名巴人死亡,另有45人受伤。哈马斯除了誓言要“血债血偿”外,还把以军暴行归咎于布什来访,颇具讽刺意味。
  美国总统一次访问四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可谓前所未有。渲染“伊朗威胁论”,是布什的使命之一。在阿布扎比,布什发表演讲,将伊朗定性为“恐怖主义头号支持者”,罗列的“罪状”是:资助世界各地极端主义者;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在有关国家制造不稳定;无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拒绝公开其核计划,对各国安全构成威胁。美国要遏制伊朗,离不开中东特别是海湾诸国的支持和合作。因此,利用海湾国家对伊朗大国野心的担忧,对它们的安全作出承诺,促使它们更加仰赖美国,强化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孤立伊朗,是布什的如意算盘。然而,尽管海湾诸国与伊朗存在矛盾和纠纷,但它们心里明白:伊朗是近邻,且实力不俗,与它保持良好关系符合自身的利益。何况,伊朗掌控着海湾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海峡或燃起战火,海湾国家将首当其冲。因此,布什要海湾诸国追随美国打压伊朗,甚至同美国的黩武政策捆绑在一起,似乎只是一厢情愿。
  布什启程前往中东当天,虽有6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一次军事行动中被炸身亡,另有4人受伤,但布什仍认为,伊拉克安全形势已有所好转,并称美国可能在今年年中从伊撤出两万人的部队。陪同布什访问中东的国务卿赖斯还对巴格达进行了突访,意在给伊拉克领导人撑腰壮胆,敦促他们作出更多努力稳定局势。这些举措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据1月17日《人民日报》)
  日本众议院通过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
  
  在1月11日上午新反恐特别措施法案被参议院否决之后,日本众议院当天下午举行全体会议对该法案进行重新表决,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最终凭借在众院的席位优势使新的反恐特措法获得通过。
  虽然新反恐特措法只是一部有效期1年的临时法案,但过去半年来日本的国内政治几乎全是围绕这部法案展开的。日本曾在2001年制定过一部反恐特别措施法,日本政府根据该法向印度洋派遣了一支由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护卫舰组成的舰队为美英等参加对阿富汗战争的军舰提供油料补给。7年来,日本政府通过3次延长该法案以支持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然而去年7月执政党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丧失席位过半的优势之后,日本自卫队舰队能否在反恐特措法到期后继续留在印度洋成为未知数。
  最初,日本政府希望在野党能够理解自卫队补给舰为盟军舰艇免费加油,参与国际反恐斗争的意义,从而同意第四次延长反恐特措法。然而,在野党方面却指责日舰加给美国军舰的燃油被挪用于伊拉克战争,而没有用于阿富汗反恐战争。经过调查,自卫队补给舰的航海日志确实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日本在野党也因此更加反对让自卫队舰队继续在印度洋进行供油活动。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为了表明决心,去年9月9日在悉尼与美国总统布什会谈后誓言,如日舰不能继续在印度洋进行供油活动,他将辞去首相职务。安倍回国后发现,在野党并没有任何让步迹象,于是9月12日宣布辞意。福田内阁成立之后,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向国会提出与原有法案内容相近的新反恐特措法。但在野党对新法案仍持反对态度,日本执政党不得不利用在众议院占有三分之二以上席位的优势重新表决被参院否决的法案。
  对于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强行通过新的反恐法案,日本舆论褒贬不一。有媒体认为自卫队尽快重返印度洋进行供油活动对于维护日美同盟关系,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日本政府早就应该果断地行使宪法赋予的这一权利。但也有媒体认为执政党应该与在野党进行充分的政策协商从而达成一致,执政党在众院拥有的席位优势是2005年大选的结果,而去年举行的参议院选举更能代表当前的民意,用众院推倒参院的表决结果不合情理。
  不管舆论如何评价,日本防卫省早已开始启动重新派遣自卫队舰队的准备工作。海上自卫队的干部表示,平常需要1个月的准备时间,但此次只能用2个星期准备。
  此次新反恐特措法获得日本国会通过让日本政府松了一口气,美国方面表示欢迎。
  1月24日上午,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基地为“村雨”号护卫舰举行了隆重的出发仪式。包括前首相安倍晋三、防卫大臣石破茂以及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在内的多位日本政要出席了仪式。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淡海”号补给舰从长崎县的佐世保基地出发。由这两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将在3个星期之后抵达印度洋海域,为在那里的美英等国军舰提供油料补给。
  (据1月12、25日《光明日报》)
  
  素林出任东盟新秘书长,新加坡率先批准《东盟宪章》
  
  1月7日,泰国前外长素林正式从新加坡籍的王景荣手中接棒,成为东盟新任秘书长。
  当天,新加坡宣布,批准2007年11月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各成员国共同签署的《东盟宪章》,从而成为东盟10国中第一个批准该宪章的成员国。
  早在2007年7月于马尼拉召开的第40次东盟外长会议上,素林就被一致推选为东盟新任秘书长。早年曾是穆斯林学者的素林8次出任泰国国会议员,并于1997年至2001年主掌过泰国外交部,具有丰富的内政外交经验。
  在交接仪式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素林表示,新加坡率先批准《东盟宪章》对全体东盟成员乃至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他将全力游说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效仿新加坡。
  观察家认为,作为第二位担任东盟秘书长的泰国人,素林肩上的担子不轻,因为他当家的五年,将是东盟能否实现《东盟宪章》所规划蓝图的关键性五年。
  首先,《东盟宪章》能否得到全体成员国的尽快批准,将是素林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根据《东盟宪章》条文,该宪章将于最后一个成员国批准之日的30天后正式生效。但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却表示,在个别成员国“状况无法令人满意”的情况下,想使反对派主导的菲参议院通过《东盟宪章》难度很大。如何让“新加坡效应”真正发挥作用,将考验素林的政治智慧和说服功力。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