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知名人士逝世消息

作者:佚名




  龚普生
  外交部原驻外大使龚普生同志,因病于2007年8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龚普生病重期间及去世后,温家宝、吴仪、宋平、唐家璇、廖晖、丁光训及黄华、钱其琛、王汉斌、雷洁琼、彭珮云、经叔平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龚普生1913年9月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毕业于燕京大学经济系,在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硕士,1936年秋参加革命,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周恩来领导下,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统战工作,曾任联合国秘书处社会事务部研究员。1948年回到西柏坡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作,任中央妇女委员会委员。1949年调入外交部,先后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司长,中国首任驻爱尔兰大使。她多次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国际会议,担任过全国妇联执委、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等职,1994年离休。她是第一、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候补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据9月18日《人民日报》)
  
  徐四民
  9月18日,香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侨界领袖,爱国爱港人士的杰出代表,资深传媒人士和时事评论家,中国共产党的诤友,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徐四民先生悼念和公祭仪式在香港殡仪馆举行。
  徐四民先生因病于2007年9月9日晚在香港辞世,享年93岁。
  设在香港殡仪馆基恩堂的徐四民先生灵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灵堂正上方悬挂着“沉痛悼念徐四民先生”的横幅,下方是徐四民先生的遗像和家属献上的鲜花。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王兆国、李瑞环、盛华仁、唐家璇、王忠禹、廖晖、刘延东、马万祺、罗豪才、董建华、张梅颖、王汉斌等送来花圈致哀。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志豪,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等专程前来送别徐四民先生。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四民先生治丧委员会主任董建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参加了悼念和公祭仪式。
  上午9时30分,徐四民先生悼念仪式开始,全体肃立默哀。悼念仪式由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召集人、徐四民先生治丧委员会副主任梁振英主持。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徐四民先生治丧委员会副主任高祀仁致悼词。他在悼词中回顾了徐四民先生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为抗战胜利、建立新中国,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高祀仁在悼词中说,徐四民先生毕生爱国,并坦承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诤友,用他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一切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毫无私心杂念”。
  随后,公祭仪式开始,廖晖、董建华、曾荫权、高祀仁以及参加公祭仪式的全体人员,分别向徐四民先生的遗像三鞠躬。参加公祭的人员依次来到徐四民先生遗体前,向这位著名的爱国爱港人士作最后的诀别,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公祭仪式结束时徐四民先生的灵柩被覆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央驻港机构负责人,香港特区政府主要官员,香港特区立法和司法机构负责人,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全国政协委员,以及香港社会各界的代表数百人也前来送别徐四民先生。
  徐四民先生病重期间,高祀仁等专门前去探望徐四民先生,并向他转达了贾庆林、曾庆红等中央领导的亲切问候。
  徐四民先生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以各种形式向其亲属表示慰问的还有:习近平、卢展工、郑万通、乔晓阳、姜恩柱、陈光毅、李海峰、黄小晶、陈佐洱、张晓明、郭东坡、蒋树声、林兆枢、周南等。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发来唁电,并致送花圈。
  徐四民先生去世后,中央有关部门及驻港机构,内地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区政府,香港有关机构团体和各界人士,海外侨界人士,以及徐四民先生的家乡和生前友好也都纷纷发来唁电、唁函致哀。
  (据9月19日《人民日报》)
  
  宋德福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福建省委原书记宋德福同志,于2007年9月13日在京病逝,享年61岁。19日,宋德福的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宋德福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淇、刘云山、吴仪、张立昌、张德江、周永康、俞正声、贺国强、郭伯雄、曹刚川、曾培炎、王刚、李鹏、乔石、朱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徐才厚、何勇、顾秀莲、路甬祥、唐家璇、华建敏、陈至立、贾春旺、刘延东、李贵鲜、白立忱、张克辉和李德生、杨白冰、丁关根、迟浩田、张万年、彭云、韩杼滨、胡启立,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李继耐、廖锡龙、陈炳德、乔清晨、靖志远以及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宋德福是河北盐山人,1965年10月入伍,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后任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处处长,团中央常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少将军衔。1983年后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兼中央团校校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等。1993年后任人事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大型企业工委副书记,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组长等。2000年后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等。
  宋德福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据9月20日《人民日报》)
  
  张均法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人民日报社纪律检查组原组长、人民日报社原编委会委员张均法同志,于2007年10月2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张均法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习近平、贺国强、李源潮等同志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张均法1933年11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4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后历任共青团山东莱阳地委干事、共青团中央少年工作部副科长等职。1973年1月至1978年10月任中央组织部整团组少年工作组组长、共青团中央政工组副组长、党委委员。1978年10月至1982年12月任共青团中央少年工作部副部长、部长。1983年1月至1990年7月任中央纪委教育室副主任、控告申诉室主任。1990年8月任中央纪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组组长,1993年5月兼任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委员。2004年5月离休。
  张均法1992年9月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1997年10月列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据10月30日《人民日报》)
  
  曹达诺夫·扎义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原乌鲁木齐军区副政委曹达诺夫·扎义尔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15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7岁。
  王乐泉、郭伯雄、曹刚川、徐才厚、司马义·艾买提、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和迟浩田、张震、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分别以不同方式对曹达诺夫·扎义尔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
  曹达诺夫·扎义尔是新疆伊宁人,1944年投身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之前,他历任技术员、文书、营参谋长、团参谋长,民族军政治科科长、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伊犁机场、精河、乌苏、安集海、玛纳斯等战役战斗。新疆和平解放后,他历任军副政委、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新疆体委主任、新疆军区副政委等职,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为军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