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贾庆林在陕西调研
  
  11月5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由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省长袁纯清等陪同,先后到汉中、西安等地,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工业企业、科研院校进行调研。其间,贾庆林听取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对陕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陕西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建成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努力奋斗。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贾庆林此次调研的一个重点。在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陕西汽车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贾庆林深入生产科研一线,详细了解有关情况。他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认真加以落实。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首要的战略位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怎样按照十七大的要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贾庆林十分关注的问题。在汉中市汉台区七里街道办事处胡家扁村和城固县桔园镇,贾庆林走进农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看到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环境日趋改善,贾庆林十分高兴。他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持续不断地推进下去。要不断完善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带来的实惠,构筑起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贾庆林非常关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情况。他来到汉中城市桥闸工程建设现场,走进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与建设人员和社区居民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有关情况。他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需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围绕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个有”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着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在谈到统战和政协工作时,贾庆林强调,十七大报告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就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和政协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中心,有效履行职能,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使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共同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据11月10日《人民日报》)
  
  刘延东受中共中央委托
  向党外人士传达中共十七大精神
  
  10月23日,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传达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全会精神。
  刘延东说,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应该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中积极发挥作用。要紧密联系统一战线的实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深深扎根,巩固统一战线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高度,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围绕十七大确立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履行职能、发挥优势的各个环节,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建设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积极作用;要贯彻落实十七大对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港澳台侨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正确协调和处理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巩固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的力量都团结凝聚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世界和平作出新贡献。
  刘延东指出,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工商联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中共十七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坚持推进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事业的蓬勃发展。
  出席通报会的有何鲁丽、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韩启德、张克辉、周铁农、黄孟复、张怀西、李蒙、张榕明和王光英、孙孚凌、王文元、蒋树声、林文漪,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国务院部委办局领导班子中的非中共干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朱维群及全哲洙等有关方面负责人。
  (据10月25日《人民日报》)
  
  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贾庆林出席并讲话
  
  11月2日至4日,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就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总结了文史资料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研究提出了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贾庆林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文史资料工作,对于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广大文史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始终保持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和统战特色,始终坚持长期形成的方针和原则,进一步做好文史资料的征集和抢救工作。要在继续做好建国前史料征集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建国后政协委员和统一战线中代表性人士的“三亲”史料,做到“广征博采,精选精编”。要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协作,共同做好多党合作等方面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发挥文史资料工作在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本民族文字出版文史资料,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服务。要加大港澳台及海外文史资料的征集力度,充分发挥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政协委员的作用。抢救是当前文史资料工作中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