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9月21日至22日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
  曾培炎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发展服务产业与强化公共服务相结合、推进自主创新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利用市场机制与加大政策支持相结合,加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是要加强规划引导。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二是要突出发展重点。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环保服务、工程总包、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切实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三是要深化改革开放。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服务业领域,降低一般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深化服务企业和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借鉴国外服务业发展先进经验,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四是要加大政策支持。继续实行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抓紧修订歧视和不合理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在税收、折旧、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增加财政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发挥好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服务业人才开发,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五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方和部门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法规标准,规范市场监管,做好统计信息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06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82000多亿元,占GDP的39.5%;服务业从业人员2.46亿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2.2%。今年3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国服务业产值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就业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到2020年,全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50%,就业容量显著增加,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
  (据9月24日《人民日报》)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9月2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
  曾培炎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客观分析国土空间情况,综合评价各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二是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布局。三是以主体功能规划为依据,指导城市、土地等相关规划,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是发挥财政、产业、投资、土地、环保、人口等政策的作用,对主体功能区实行分类指导、有所区别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深入调查研究,完善规划方案,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就编制规划的总体考虑做了介绍。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开发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它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规范开发秩序,调控开发强度。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把24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187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65个国家森林公园、138个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禁止开发区域,把22个生态功能区、沙漠化防治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土壤侵蚀防治区、石漠化防治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
  (据9月25日《人民日报》)
  
  吴仪强调把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到基层
  
  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上对下一阶段专项整治工作提出6条要求:(一)各级领导要进一步重视起来。要把专项整治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来抓,深入基层,指挥靠前,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部署,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一个地方去督查。(二)把基层进一步发动起来。不仅要把基层单位和干部发动起来,还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形成人人关心质量安全、人人维护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三)紧紧抓住12个100%的整治目标。在各种生产经营单位中,要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等进行规模生产和经营的单位作为重点;在小作坊、小摊点、小商店、小餐馆中,要把小作坊、小餐馆作为重点;在制度建设上,要把全面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作为重点。(四)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重点督查领导是否深入基层,行动是否迅速,部门之间是否协调配合,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案件是否及时查处。对以身试法的一定要予以严惩,以儆效尤,用法治的威严引导和约束企业自觉遵章守法。(五)及时总结经验,着手建立长效机制。要通过专项整治,带动企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带动标准化建设,带动现代物流发展,把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要抓紧建设反应灵敏的监管网络。要把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及时上升为政策规定。(六)进一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据9月28日《人民日报》)
  
  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
  
  10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
  近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持续大幅度上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10月29日收盘价格已经突破每桶93美元。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保证国内成品油供应,促进能源节约,国家决定适当提高成品油价格。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480元和5020元调整为5980元和5520元;上浮8%后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6460元和596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4元和0.46元。液化气出厂价格相应提高。国家还决定适当提高化肥以外工业用天然气出厂价格和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以缩小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的差价,抑制工业项目用气的过快增长和汽车用气的盲目发展。
  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相关的铁路货运、民航客运、公路运输等服务价格或收费需适当调整。为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和民用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同时,国家对农业、林业、渔业、城市公共交通和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行业给予适当补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要努力增加成品油生产,做好生产和调运工作,及时组织成品油进口,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
  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成品油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以及造谣惑众、囤积居奇、搭车涨价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维护成品油市场稳定。
  当天,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还就调整成品油价格问题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
  人民日报11月1日讯,为降低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影响,中央财政新增补贴资金,对受油价提高影响较大的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司机等给予专项补贴。当天,中央财政已将补贴资金下达地方和有关部门。对种粮农民因油价调整的补贴,已于上半年以综合直补的方式发放到农民手中。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