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涉台提案第十五次遭挫败

作者:佚名




  9月18日下午,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各国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联大主席、曾担任马其顿外长的克里姆博士在开幕式上发言,提出了本届联大的五大优先议题:气候变化、发展融资、千年发展目标、反对恐怖主义和联合国改革。他指出,联大必须采取主动,加强其在多边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联合国的改革,建立一个在多边合作、相互尊重和国际法基础上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就台湾“入联”问题再次表态指出,根据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
  潘基文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一立场是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联合国的一贯立场。
  最近,在台湾当局的唆使下,所罗门群岛、马拉维等极少数国家致函第六十一届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六十二届联大议程。
  9月19日,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举行首次正式会议,拒绝将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列入联大议程。这是自1993年以来,联大总务委员会连续第十五次明确拒绝所谓涉台提案。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总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权以任何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世界上任何主权国家都不会同意本国的一个地区申请加入联合国。
  他强调,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内政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之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
  王光亚表示,1993年以来,历届联大总务委员会均明确拒绝将所谓“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充分表明联合国和广大会员国坚持一个中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正义立场。
  王光亚指出,台湾当局无论如何变换手法,其在联合国制造“台独”分裂活动的图谋都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国政府希望并相信台湾同胞能认清陈水扁的险恶用心。
  9月20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就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纽约时间9月19日,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拒绝将所罗门群岛、马拉维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六十二届联大议程。这再次说明,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任何违背《联合国宪章》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行径,都不可能得到联合国广大会员国的支持;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分裂中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
  9月21日,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批准联大总务委员会的决定,拒绝将所谓“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提案列入联大议程。12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全会发言中明确表示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王光亚在会上强调,总务委员会的报告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
  9月22日,姜瑜就联合国大会拒绝涉台提案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纽约时间9月21日,第六十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总务委员会报告,决定拒绝将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六十二届联大议程。这再次表明,任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分裂中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中方对所有在总务委员会和联大全会支持中方的国家表示衷心感谢。我们敦促台湾当局及少数被其利用的国家,顺应历史潮流,停止一切分裂中国的活动。
  ········>>> <<<········
  9月23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纽约先后会见印度外长慕克吉和法国外长库什内。
  9月24日,杨洁篪在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适应问题专题会上发言。杨洁篪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指标,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也应根据自身国情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积极措施,尽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
  杨洁篪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气候合作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应继续成为未来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此外,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应平衡推进。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应同等重视。应重视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在此过程中,不能单纯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更不能把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全部推向市场。
  杨洁篪还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此前,杨洁篪会晤了海湾合作委员会现任和候任主席国外长(外交大臣)及秘书长。
  当天,杨洁篪还会见了加纳总统库福尔、中非外长祖马拉、毛里塔尼亚总统阿卜杜拉希、欧盟“三驾马车”外长和联大主席克里姆等国家和联合国政要。
  当天中午,杨洁篪出席了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外长工作午餐会。四国外长就进一步加强在国际经济与发展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
  ········>>> <<<········
  9月17日,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闭幕。
  第六十一届联大主席阿勒哈利法女士在闭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一年来,本届联大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为了振兴联大的工作,联大通过了有关增加透明度和加强联合国系统内部合作的决议,联大与安理会等其它联合国主要机关之间的互补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外,联大与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机构的关系也得到了拓展。
  此外,联大还就发展、男女平等、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举行了主题辩论,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残疾人权利公约》、《强迫失踪问题国际公约》和《土著人民权利公约》,在保护和促进人权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重要步骤,充分显示了联大作为联合国主要审议和政策制定机关的功能。
  但她同时指出,在发展、联合国改革、反恐、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下届联大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自巴林的阿勒哈利法女士从去年9月开始担任联大主席,她是联大有史以来第一位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女性主席。
  
  伊拉克问题高级别会议举行
  
  9月22日下午,潘基文和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在联合国总部共同主持伊拉克问题高级别会议。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八国集团、伊拉克邻国部长级官员,以及其他有关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三方面问题:执行安理会第1770号决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动伊拉克政府和人民开展对话与和解;加强地区对话和合作;解决人道主义援助、重建和发展方面的问题,执行“伊拉克国际契约”。
  潘基文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联合国在伊拉克拥有独特的优势,与各个政治派别保持着良好关系,并将投入更多努力推动伊政治对话与民族和解。他希望能够在巴格达设立一个小型的“支援办公室”负责地区对话,认为这将有助于各方的交流,确保目标一致。他还表示,联合国将增加在埃尔比勒工作人员的数量,并有可能在巴士拉设立办公室。
  联合国安理会8月10日通过决议,决定强化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的政治作用,授权其在民族和解和人道救援等领域向伊方提供更多支持和协助。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在会上发言强调,中方支持伊拉克周边国家在帮助伊实现团结、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有助于实现伊拉克稳定和发展的国际努力,推动“伊拉克国际契约”得到充分、有效的执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