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要闻摘编(二)

作者:佚名




  第二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在京举行
  
  10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致辞,强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曾培炎说,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各国政府、企业、社团应从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化解贸易摩擦,减少出口限制,扩大相互投资,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良好环境。二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节约能源、水资源、土地和原材料,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增加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三是消除贫困,缩小发展差距。更加重视解决贫困问题,尽可能增加政府扶贫支出,努力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消除贫困作出更大的努力。
  曾培炎强调,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发展教育、科学、卫生事业,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参加论坛。联合国副秘书长金学洙等外方来宾也出席了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对话、协商、合作”,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会议。
  10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世界工商协会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中国“十一五”规划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重点是解决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使之平稳收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据10月31日《人民日报》和《经济参考报》)
  
  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在京召开
  
  11月9日至12日,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在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共1000多人共同分享和探讨了地球环境变化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集中讨论了各区域如何应对自然与人为原因造成的地球环境变化结果、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本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大会对ESSP各计划如何最大限度地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挑战进行了阐述。
  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中国政府发表致辞并出席招待会。
  回良玉说,中国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我们即将颁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列为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努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我们将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改变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减轻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国科学家积极开展全球环境变化领域的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一道,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11月12日,ESSP本次大会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Gordon McBean博士共同主持了闭幕式。
  闭幕式上宣读了由ESSP本次大会联合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Gordon McBean博士共同签署的大会声明。在声明中,科学家们表达了他们今后将加强研究,为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科学信息的决心。
  声明确认启动了两个重要的有关人类健康和亚洲季风的新ESSP研究行动,以对现有的碳、粮食与水系统计划进行补充。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健康计划将确认并量化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健康风险,并制定成本有效的适应策略;“亚洲季风区综合区域研究”阐明亚洲季风区内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支持该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应邀做科学报告。
  闭幕式还举行了颁奖仪式。美国加利弗尼亚大学Colette Heald的《大气中有机碳气溶胶的来源研究》等三篇论文分获Crutzen奖最佳论文奖和优秀论文奖,哈佛大学 Dominick Spracklen“颗粒物形成对全球大气气溶胶的巨大贡献”等三个展板分获叶笃正奖最佳展板奖和优秀展板奖。我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孙颖的“未来气候的降水特征研究”获第二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全球变化会议最佳展板奖,马玉平的“基于遥感数据的中国北方冬小麦区域模拟研究”和袁薇的“亚洲沙尘天气与西北太平洋表层生物生产力关系的初步研究”获第二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全球变化会议优秀展板奖。
  (据11月10日《人民日报》和11月13日《中国气象报》)
  
  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0月27日,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未来5到15年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到2010年,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6%左右,9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保护;2020年,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7%,9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形成结构合理、类型齐全、设施先进、管理高效、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会议要求,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区调查,不断优化空间结构。落实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强化努力建设。加强监督管理,防止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统筹保护与发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会议还发布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徽,表彰了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接见先进集体个人代表和会议代表并讲话。
  曾培炎对自然保护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搞好建设。抓紧制定并实施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积极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加强管理。明确管理责任,搞好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法破坏行为。做好自然保护区基础性调查、管理评估、生态监测、科学研究等工作。三是完善机制。逐步理顺综合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健全地方政府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法规制度。
  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在广东肇庆建立。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已有2349个,总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
  10月28日,国家林业局宣布,正式启动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福建武夷山、江西鄱阳湖、湖北神农架、广东内伶仃福田、云南西双版纳、青海可可西里、新疆哈纳斯、西藏珠峰等51个首批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正式挂牌。
  国家林业局还宣布,将广东省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