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发出通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作者:佚名




  人民日报北京3月17日讯,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通知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要开辟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出一批理论文章,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街道社区、乡村集市、公园广场、车站机场、港口码头等公共场所,要设立标语牌、设置公益广告。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通知要求,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党政机关要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企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龙头,开展“共铸诚信”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培养新型农民。城市社区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通知要求,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宣传表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为人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新闻、出版、文艺、体育、教育、科技等各类评奖,都要把“八荣八耻”作为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帮助人们抵制假恶丑。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要依靠群众,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开展多种形式道德评议活动。一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切道德实践活动,一切社会行为规范,都要体现“八荣八耻”的要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上强调,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刘云山指出,要在营造舆论氛围上下功夫,在深入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上下功夫,大力宣传、广泛普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引导人们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荣八耻”要求,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社科院、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委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负责同志在会上发了言。座谈会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吉炳轩主持。
  3月1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抓实抓好,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知指出,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概括,精辟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对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推动党风政风建设和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通知要求,要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力度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讯,中央组织部日前发出通知指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及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深入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紧迫感,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基础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