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40)

 

 




  依然是漫漫古道,依然是从洛阳到长安的二十几天艰辛路程。

  她在赶。她时时诏令加快返回神都的速度。她似乎已经意识到她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她要快马加鞭地赶回去。女皇的车队马不停蹄。在长安古道上掀起了一阵一阵迁徙的烟尘。女皇命若弦丝的身体被颠簸着震荡着摇晃着,但什么也动摇不了她要立刻回家的决心。

  以女皇的高龄,她本已不适应这漫漫古道上的长途跋涉,而这跋涉又是在心情如此急切、身体如此衰弱的情形中。一路上每个人都捏着一把汗,连女皇自己也心存恐惧。于是,这一行浩浩荡荡的皇家队伍星夜兼程。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行走得很辛苦很疲惫。终于在不尽的折腾中把那个垂危的仅剩下半口气的老女人送回了洛阳,送回了她昼思夜想的大周帝国不朽的神器旁。

  女皇终于回到了家。

  真正的一种回家的感觉。转年正月,女皇便在武三思的倡议下,毫不犹豫地拆除了新建不久的三阳宫,用那些材料在洛阳东南的万安山上,为自己重建了一座夏季

  避暑用的兴泰宫。在国库庞大预算的支撑下,在民工们夜以继日的艰辛劳役中,这座美丽辉煌的殿宇竟然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在风景如画的万安山麓落成。于是当春风吹拂,万物复生,焦灼的女皇就忙不迭地带着她的张氏兄弟及侍从们来到兴泰宫,并毅然住了下来,早早躲避暑热,直到秋季到来才返回皇宫。

  反正这里离洛阳不远离朝廷不远。

  其实此时女皇所关注的早已不是朝廷的政事,而是她弱不经风、万般脆弱的龙体了。她那么自信,坚信她的朝臣们对她都无比忠诚,所以,她才敢于整个的夏季都呆在万安山上,与她最最心爱的少年一道消磨她所余不多的最后时光。

  整整一个夏季。

  或者是女皇想顾及朝廷朝政朝臣却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这对于有志于干点什么的朝臣们可谓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按捺已久郁积已久。他们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他们团结起来串通起来,密室策划联络奔走,紧紧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从对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的张氏五兄弟的秘密调查入手。

  于是紧锣密鼓。

  有整整一个夏季的时间就足够了。

  张氏兄弟犯众怒、违天理的事罄竹难书。迄今,除了女皇的床上之臣昌宗、易之兄弟分别被封为邺国公和恒国公外,他们的哥哥张同休也被提升为司礼卿,弟弟张昌期充任汴州刺史,另一个弟弟张昌仪也作了尚方少监。真正的鸡犬升天,这是何等地威风八面。而原本尽是无名小辈的张氏兄弟们,又属于那种小人乍官乍富的得意忘形之徒,他们骤然之间不知天高地厚地恶性扩张起来,不仅在朝臣中耀武扬威横冲直撞,而且贪赃枉法,疯狂搜刮民脂民膏。仅年少的尚方少监张昌仪春天刚刚落成的官邸,其耗资之巨、建筑之气派,就足以使所有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在洛河岸边的住宅黯然失色。张氏兄弟如此的野蛮掠夺,可能还因为他们及时行乐的心理。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产量全力以赴地创造着罪恶。于是,他们的罪恶被愤怒的朝臣们很快地一条条罗列起来,编织起一份有理有据的奏折。

  朝臣们的顽强英勇自然还因为他们已看出老女皇的寿数已尽。一切像是安排好了,就在炎热的夏季过去,女皇从万安山上返回洛阳的第二天,她似乎还未来得及重新熟悉寝宫内的龙床,就有一纸十万火急的奏文送达她手中。张氏三兄弟司礼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因索贿过巨,证据确凿,当日即被逮捕入狱,等候女皇发落。

  以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刚刚从万安山凉快回来的女皇还没缓过神来。

  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得如此之快。没有回旋余地。女皇只能是默许了左右御史台继续调查。她知道这里的把戏,她心中雪亮。但这些官场上的游戏,有时候是由不得她的。

 
 

2008/05/08 制作

终篇(40)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