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33)

 

 




  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武 让朱敬则带出殿门的,是她特赐给他的百匹丝绸。

  没有人能猜透武 这个女人,没有人知道这个老女皇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总之,朱敬则不仅没惹来杀身之祸,反而得到了赏赐。而奉宸府内的美少年们也不再增加,皇室中派出去选美的官宦们,终于被悄悄地召了回来。

  此时的朝堂已是一片空空落落。女皇在奉宸府内虽纳谏不再征募英俊少年,但对朝政之事依然没有兴趣。此时大周朝廷的权力,事实上已经掌握在女皇无比信任的宰相狄仁杰手中。当然,大权在握的狄仁杰无论是对女皇,还是对王朝,都是无比忠诚的。

  女皇虽不上朝,但却从未放弃过她罢免官员的权力。而她如今的任免,竟然已不再依靠她自己深思熟虑的判断,而是任由身边弄臣的鼓噪和摆布了。

  圣历三年正月,女皇就坚决地罢免了她本来十分信任的宰相吉顼。

  女皇偏听偏信以个人好恶所处置的另一个人是后来的宰相魏元忠。而魏元忠这位刚直不阿的老臣所得罪的不再是武氏的子嗣们,而是在女皇的怂恿下开始嚣张至极的张氏兄弟。

  无论是赶走吉顼,还是罢黜魏元忠,都是女皇亲自做主亲自裁决的。这些她曾经无比信任的大臣离开朝廷,她心中不免难受,但更多地是刚愎自用的情绪掺杂其间。而唯有她最最信赖的老臣狄仁杰的谢世,才使她真正地痛不欲生,伤心绝望,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她对自己大周帝国的信念。她知道她从此将再也不会得到狄仁杰这样的名相贤臣了。狄仁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上天赐与她的。尽管狄仁杰因年老多病曾反复提交辞呈,但她从未答应过,她的朝廷离不开他,只要他在,哪怕是他不说一句话。于是狄仁杰终日拖着苍老而衰弱的身躯每日上朝打理朝政。他不仅要承担朝中繁冗的事务,还要负责教诲未来将要继承王业的太子。但是他坚持着,坚持着。他们仿佛是相互的影子。女皇要她的帝国,她就不能失去狄仁杰。但岁月无情,终于有一天,那个鞠躬尽瘁的狄仁杰与世长辞。女皇第一次难过得老泪纵横。她还不曾为任何人的死哪怕是她的亲人她的高宗李治这样绝望地哭过。是真正绝望的一种感觉。她绝望地叹息着,呜呼,朝堂空矣!

  天命似不再光顾武 。

  一种大势已去的悲凉。

  接二连三地,武 不停地失去着能辅佐她朝政的贤臣们。她身不由己,她不知道上天为什么要借她的手去杀掉他们或是赶走他们。众叛亲离。她变成孤家寡人。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就为了这两个她所钟爱的尤物一般的男人吗?不,那是上天的安排是命里的注定。朝堂已经空了,帝国将随时倾覆,那么,她的身边还有什么呢?被掠夺走的又将是谁呢?

  圣历三年,女皇不知是为了什么,突然决定为太子李显的儿子们封王。

  当年十八岁的皇太子孙李重润,被他可亲可敬也很可怕的祖母皇帝封为邵王。重润是太子妃韦后所生,又是李显的长子,因之便也随父亲的沉浮而颠沛流离,历尽了人生的磨难与沧桑。而在李显称帝的几十天中,他也曾堂而皇之地住进过皇太子的东宫。然而没有多久,便又随被放逐的父亲流放到房陵做了一介无官无爵的公子。皇帝的荣辱便是这样的沉浮无定。而有过如此坎坷经历的重润的心,该是饱经世事之后的成熟了。十八岁的重润有着非常清秀俊美的仪容,且生性善良耿直,以孝爱著称。如此一位青年,该是他的祖母倍加宠爱的,然而就在他被他的祖母封为邵王不到两年之后的一个深秋,他竟又被同一个祖母逼上了绝路。

  此时,宰相狄仁杰已撒手朝堂,大臣中似乎已再没有了女皇可以信任的人。于是,女皇愈加肆无忌惮地宠爱起张氏兄弟来。可能是怕他们也将会被谁从她的身边掠走。从此,张氏兄弟的全盛时期便也辉煌地到来了。他们不仅姊妹兄弟皆加官晋爵,而且还大有干预朝政的态势。

 
 

2008/05/08 制作

终篇(33)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