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篇(14)

 

 




  御医们自然不敢怠慢。他们火速赶往东宫,并妙手回春,挽救了这个已肠流满地、鲜血耗尽的青年的性命。

  东宫的扫荡不了了之,而女皇的恩典却使朝臣们明白了,女皇真正欣赏的是什么样的人。英勇和忠诚。也许这是抛开政治的因素去衡量一个人的另一重标准。

  安金藏救了太子李旦。从此,武 对儿子的疑虑才慢慢开始打消。不久,女皇下诏,停止了来俊臣对东宫的所有调查。女皇这样做也许并不是为了无能的儿子,而是为了儿子身边的那个无比忠诚的工匠。

  一个青年就这样改变了历史。如果没有他气贯长虹的英雄壮举,恐怕东宫的所有人包括太子李旦都会惨遭厄运,无辜冤死在酷吏来俊臣的魔掌下。

  太子李旦自然也是仁义之士,不敢忘安金藏的救命之恩。他知恩报恩,在日后的某一天,他终于得以再度复位的时候,便即刻提拔安金藏为朝廷的右武卫中郎将。而后,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又子承父业,并继续提升安金藏为右武卫将军,再加封他为代国公。从此,安金藏可歌可泣的壮举被记载进史书的忠义列传中,他的名字终于得以青史留名。

  在由安金藏证明了太子李旦的清白之后,这一次,女皇将皇嗣问题真正地暂时搁置了起来。于是轻松起来的女皇,便将自己全身心地沉浸于对自己王朝的歌舞升平中。她的内心也许很空虚。很空虚的时候,人才只能说好而绝不能说不好。那个时代女皇所做的,差不多都是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事情,譬如,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武承嗣为她献上的“金轮”、“越古”一类虚荣的尊号;譬如,批准武三思请求的用四夷酋长的百亿进贡,在端门之外以铜钱铸成巨大天枢,歌颂女帝功德。诸如此类。总之,在那样的时代,女皇只想为自己树碑立传,只想让自己的丰功伟绩名垂千古。武 为此而很痴迷,她甚至痴迷到一种得寸进尺的地步,使人觉得她简直就是个自恋狂。她实在是太钟爱自己了。

  于是,朝廷上下一时阿谀奉迎之风勃兴。凡是极尽溜须拍马的朝臣都能得到女皇的青睐而屡屡升迁,而另一些刚直不阿对朝廷真正忠诚的臣子则屡遭贬谪,其中甚至包括女皇曾十分欣赏的李昭德,也因为直言而被赶出京都。堂堂大周朝堂霎时空矣,而女皇竟然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延载元年十一月,自我感极度膨胀的武 又心血来潮地改元“证圣”。女皇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数次更换年号,而且在证圣元年元旦的早朝上,她又一次向天下宣告在她富丽而冗长的尊号之前,再加上“慈氏”二字。至此,女皇的尊号达到了繁复、冗长而又华丽的顶点——“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添加“慈氏”显然与佛教有关。因为“弥勒转世”,所以女皇当然是大慈大悲的“慈氏”。而之所以在这一年的元旦要追加“慈氏”,还因为在这一年,由薛怀义辛勤督造、耗时六年之久的五层天堂及巨大佛像终于落成。

  如此圣殿的落成,当然是女皇的节日。为了这个节日,女皇不只一次欣欣然来到这天堂前。

  坐落于万象神宫之北的天堂辉煌壮丽,气势宏大,令武 肃然起敬。同是薛怀义的作品,同是巧夺天工之杰作,女皇不得不佩服这个江湖浪子的才能。天堂内的佛像也是仪态非凡,美伦美奂。它慈眉善目,一脸普度众生的关怀,细长的眼缝中射出的目光无所不及,善良中透露着左右万物的威严。

  为了对薛怀义的感激,女皇特下诏旨,为天堂和大佛的落成举行数天大型无遮会。所谓的无遮会是圣贤道俗贵贱上下无遮,平等行财法二施之法会,万民同庆,欢歌悦舞。

  果然,无遮会成为了女皇盛况空前的节日。

  在整个无遮会期间,薛怀义始终气宇轩昂地坐在天堂内高高的法座上,带领着虔诚的佛徒们高颂《大云经》。此时的法师怀义身披金色袈裟,臂挂水晶念珠,那一副威严肃穆的样子,俨然万千佛徒的导师。他是佛教尘世的偶像,他不仅能建造出如此气魄的宏伟建筑,而且能以他独具的感染力引领他的佛徒们超度。不仅如此,此时的怀义魅力无穷,更成为女皇武 的偶像。在如此的高僧面前,女皇也不能不顿生敬意,顶礼膜拜,而忘却了这个高高在上的男人曾是她床上的宠物。

 
 

2008/05/08 制作

终篇(14)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