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11)

 

 




  无论高宗怎样犹豫不决,封禅大典还是在武 的精心策划下开始积极地筹备了。在这样紧锣密鼓地准备了半年之后,由整个朝廷和后宫组成的那支庞大的队伍便开始大规模地向泰山方向挺进。其声势之大,堪称空前绝后。直到漫漫的五十天过后,这个庞大的宫廷队伍才终于迁徙到泰山的脚下。

  封禅大典按照规定在元旦举行。

  这是一次人与天地之间的最神圣神秘的对话。

  封天的仪式由高宗李治一人在登封坛内秘密举行。他的心灵在那个时刻应与苍穹结为一体。但倘他不是个称职的天子,他便无论怎样虔诚都不会听到天神的声音,也不会得到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高宗从登封坛走下的时候脸色苍白。他谁也不理,而是径直走向自己的御座,面对着满山凄凄的枯草呆呆地发愣。直到很久以后,高宗才对他的心腹宦官提起,他确实没有听到上天的声音,而只是看到了冥冥大山背后的父亲的神灵。父亲的声音凄惨地说,唐三代而亡,唐三代而亡,有……那后边的话李治就听不清了,那声音越飘越远,越飘越远,最后父亲的形象也不见了。

  本来历史上祭地仪式也应由皇上主持的,这一次却破天荒地要由一个女人来主持了。武 认为,这是对传统的一次很完美的背叛与反动,是一次极有意义的革命,所以她对主持此仪式毫无惧色并满怀热忱。皇上走下祭坛之后,武 便拖着庄严、华丽的裙裾,在步障的掩映下,带着她的女官们缓缓地走上了登封坛。直到仪式开始,武 才更加证实了她看重人生的这样一种形式有多么重要。她觉得她在这神秘神圣的仪式中被净化了,升华了。她不仅与大地母亲融在了一起,并且触到了天,听到了天上传来的声音。那声音清晰完整。那声音说:唐三代而灭,有武姓女王昌。那声音又说:天命在你,你必报应。武 兴奋已极,她的身心都在颤抖。

  她缓缓走下祭坛。她的脸红润放光,眼睛炯炯有神。她知道对于她来说,生活刚刚开始。同时她也深知,对于她的男人李治来说,剩下的只是生命无力的延续了。

  他们共同回首雄伟的

  泰山。

  此次封禅回来使武 生出了无限的活力。她更加自信,更加精力旺盛,肌肤新鲜,面色红润,仿佛已获得了新生。

  此后的数年之中,武 潜心替代多病的高宗李治临朝听政,治理国家,将朝中的一切权力独揽于一身。

  要有效地治理一个国家,武 知道她需要思想,还需要一个能真正体现她的意志的智囊团;而这又是当今朝中古董般的臣相们所根本不能做到的。于是武 在朝臣以外又广为招揽有识之士,将他们组织起来,专门替她出谋划策,并著述由她监修的各种政治读物。此间,武 逐渐开始实行她的一系列革新政策。她划时代地提出了独特的治国主张,譬如她要求人民多种田多纺线,大大发展生产力;而政府则需积极减少苛捐杂税。再譬如,她提出对内对外要少打仗,而是以道德感化天下,以求国泰民安。武 的这些大政方针,无疑是充满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色彩的,但同时又是战斗的,是对传统的一种英勇的宣战与反叛。

  武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便是这样殚精竭虑地统治着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也许在那段时间,她还并没有称帝的真正欲望和行动,但她却确实想把这个大唐的帝国引向太阳和光明。就在她已经开始感觉到这个全盛的时期正在姗姗到来时,她的儿子太子弘悄悄地无声无息地长大了。

  她忽略了这一点。

  当有一天,她见到弘时,她突然发现他长大了,他已经是个真正的男人了。

  武 很兴奋。她用惊异的目光看着弘。她听着弘成年男人粗重的嗓音,看到他讲话时上下颤动的喉节和嘴唇上细细密密的胡须。她高兴地拍着李弘的肩膀说,弘儿你什么时候长大的?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儿子!

  李弘长大了。他同时继承了母亲的聪慧、机敏和父亲不够健康的体质。这是李弘自己不可能选择的。他的聪明和悟性使他从小就懂得了母亲为使他成为太子所做出的那么多英勇的努力。李弘因为懂得母亲,所以在搬进东宫之后,他才更加勤奋学习。他按照规定精心研读史书,让儒家的血液毫不留情地渗透到他每一根青绿的血管中。李弘对于母亲如此深刻的报答,大概是终日忙于朝政的武 始料所不能及的。

 
 

2008/05/08 制作

下篇(11)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