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7)

 

 




  魏国夫人显然是恃着皇上的宠爱才会不顾一切也不计后果地发泄心中这久积的怒火的。她说完之后,便跑出了大殿,在追来的李治怀里大哭了一场。她涉世太浅,不知道后宫的险恶。她觉得她有皇上撑腰,姨妈是不敢将她怎样的。即便是她有一天也要同母亲一样被姨妈害死,她也要这样出一口胸中的怨气。

  但自此以后,魏国夫人还是很少再到后宫中来了。而高宗李治不能抑制自己对魏国夫人的思念之情,于是他便每每在武后临朝之时,微服私访杨府,与魏国夫人幽会。他总是缠绵地把魏国夫人抱在怀中,并指天指地,发誓一定要把她名正言顺地接进后宫,立为贵妃。他这样信誓旦旦的时候,有意回避了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当初的皇后是王氏,而现在的皇后是武氏。于是他们云雨交欢、天昏地暗。

  然后魏国夫人总是恋恋不舍地把高宗送出家门,直到皇帝的马车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通往宫城的石板路上。

  在窗后看着这一切的杨氏夫人,真是为自己的外孙女捏着一把冷汗。她深知是那个懦弱的不负责任的男人在把魏国夫人往火坑里推。

  其实在一切的平安无事背后,总是孕育着最危险的杀机。武 始终在不动声色地等待着那个机会。在等待中,她不仅对高宗李治和颜悦色,而且在她与高宗的言谈话语之中,也时常透露出一种她对于男人也能理解的意思,特别是能够对高宗的外遇宽大为怀。同时,她也极力表现出一种对于魏国夫人的宽容大度和体贴入微,不计前嫌,关爱有加。人们都以为真的相安无事。人们都被武 亲切的假象蒙骗了。

  结果等来等去的那个机会终被武 等到了。

  当朝廷要前往

  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时,武 的堂兄惟良和怀运也同各州刺史一样赶赴京都洛阳,准备随朝廷参加封禅的仪式。惟良、怀运两兄弟放任外府之后吃尽了苦头,但他们却有苦说不出,谁让他们当初得罪了武 母女呢。但外任的艰辛实在是苦不堪言,所以他们很想通过此次赴京的机会,当面向当今的皇后,也是他们堂妹的武 赔罪认错,以求谋到一个京官职位。于是他们带着厚礼小心翼翼地先来拜见杨氏夫人。在痛哭流涕历数自己诸多不是之后他们悔恨地说,希望能举行一个小小的家宴,以谢往日之罪……

  杨氏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女人,她信奉的一条很重要的人生原则就是,大人不计小人过,得饶人处且饶人。为此杨氏来到后宫向武 转达了这两个人的意思。武 想了想便说,人是难得知道悔过的,但愿他们是真心认错。紧接着武 又决定要亲自参加这样的家宴,她说家里的人也不多了,能聚到一起实在不容易。况且我也很想念敏之兄妹两个,很想回去看看他们。武 这样说着的时候,脸上流露着善意的微笑。杨氏的心里也随之骤然轻松了许多。

  惟良、怀运两兄弟受宠若惊。

  而贺兰敏之和魏国夫人却吃惊不小。他们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他们不知该怎样迎见他们不久前曾顶撞过的这位姨妈。

  就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女儿、堂妹、姨妈也是皇后的武 只带着几个贴身的侍从,微服来到母亲杨氏夫人的府上。她微笑着,满面春风地同战战兢兢迎候她的每一个家中成员寒暄。

  晚宴开始时,一家人就这么和谐地围坐在一起。皇后的随和使席间充满欢声笑语。他们像真的一家人一样,叙着温馨的家常,好像他们彼此之间从未相互伤害过、敌视过。就在这一家人虚虚实实一团和气的氛围中,坐在武 身边的魏国夫人忽然抱紧胸口,还没来得及说出什么就倒在了地上。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敏之赶紧把抽搐不已的妹妹抱到床上。魏国夫人依然紧抱着胸口,抽搐着,呻吟着。她苍白的脸上满是汗水,她的绝世的美丽也因疼痛而扭曲变形。

  一家人神色慌张地围着魏国夫人。杨氏老夫人开始抽泣起来,武 则紧握着这个美丽少女的一只手。敏之拼力呼唤着“妹妹妹妹”,但无论他怎样呼喊,年轻美丽的魏国夫人还是转瞬之间便长离人世。这个女孩子在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只喊叫了一声“妈妈”,这一声凄惨使满座为之落泪。然后她闭上了眼睛。她的嘴角缓缓地流下了一股鲜血

 
 

2008/05/08 制作

下篇(7)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