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垂帘听政

 

 




  (更新时间:2008-2-25 20:37:00 本章字数:2317)

  显庆五年六月底,高宗和武则天从长安回到洛阳,这个时候高宗的风疾又犯了,头痛、目眩、视力减退。进入同年十月份,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更加恶化,视力退化的已无法看清奏章,头痛的非常厉害,无法正常听政。于是高宗先让武则天代为主持朝政,裁决政务。武则天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她虽然没有天子之名,但,却有了天子之实。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垂帘听政”已到了女人的最高峰,这向自己的目标又迈了一大步。武则天在欣喜的同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这次机会,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与智慧。

  武则天没有辜负大家的众望,甚至出乎大家的意料,她对百官的奏文裁决即迅速又正确,早朝的气氛也因为她的英明论断而充满活力。这比高宗只知点头,把一切事情都交给宰相处理,相比之下更加显得精明果断。大臣们这时才更加认清了个女人,她不但漂亮精明,而且还有政治头脑与手腕。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英明睿智,让这帮大臣们也不得不佩服与敬畏

  武则天掌权听政以后,她在显庆六年二月底,改元龙朔元年,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她的野心。在这期间新罗的北部受到高丽的侵扰,向大唐求援。早在贞观二十一年,骁勇善战、久经沙场的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却也大败而归,使他功败垂成,遗憾的死去。

  当时高丽的领土广大,不仅止于朝鲜半岛东北部,甚至到达中国的东北地区的东南部。

  高宗虽然懦弱,他也想继承父皇的遗志,亲征高丽,一展华夏的雄风,这也是身为大唐天子的使命。这时身体逐渐好转的高宗要亲征高丽。武则天知道后劝说道:“皇上的龙体尊贵,怎可去做这种无谓冒险。”

  武则天没有同意高宗的亲征,第一,高宗的身体健康让她担心;第二,高宗的能力也让她实在是放心不下;第三,高宗亲征只能拖累军事的进展。因为她了解高宗的能力,他的优柔寡断,懦弱仁慈根本不适应亲征沙场。武则天果断地派遣苏定方,薛仁贵,带领二十万大军分为水、陆二军进攻高丽。

  同年九月唐军到达鸭绿江,高丽军誓死抵抗,几经苦战,终于大破高丽军。苏定方奏报道:斩杀高丽军首级达三万,其余全部投降。

  唐军大获全胜,作为大唐天子的高宗李治却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了高丽,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遗志。高宗唯一比他老子太宗强的就是他不但娶了武则天,还重用了这个女人。这也是他懦弱的性格带给他的运气。如果高宗像他老子一样英明、强大、睿智就不会培养出来武则天这样有政治头脑的女强人。

  龙朔二年二月,武则天为了纪念自己代理皇帝的权力,改革百官官衔:改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尚书省为中台,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左仆射为左匡政,右仆射为右匡政,左、右丞为左、右肃机,六部各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此外,凡二十四司、御史台、九寺、七监、十六卫都改了名称。

  武则天掌握了大权以后,他的爪牙也越来越猖狂,特别是李仪府倚仗是武则天的亲党,又掌握着选官的职权,他成了大唐卖官的专业户,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儿子、女婿、还是他的老婆。他的横行不法、明目张胆、民怨很大。李仪府的大胆包天,厚颜无耻被人秘奏高宗。

  如果此事放在以前,高宗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问,不理睬,知道了,不追究,加以包庇与保护。但,如今高宗对武则天和她的亲信没有了以前的热情与好感了,对李仪府的恃宠而骄、目无王法,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这天,高宗诏来李仪府,语气温和地说道:“卿的儿子女婿很不谨慎,多有不法之事,我尚可为卿掩饰,卿也应该注意一些才是。”高宗看在武则天的面子上还是谦虚而又客气地说道。

  高宗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番“好意”,却使李仪府勃然怒色,他很不高兴地质问道:“是什么人告诉皇上的?”

  高宗压抑着心中的怒气说道:“我有必要告诉你是谁吗?”

  经高宗一反驳,李仪府满脸的不高兴,他也不正视高宗一眼,转身就往外走,放着傲慢的脚步,大摇大摆地离去。

  高宗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气的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来话。一个臣子竟敢无视天子,自己这个天子也当的太窝囊了吧!高宗暗暗发誓一定要治这个奴才的罪。

  李仪府对高宗的大不敬,让高宗十分窝火,他打算背着武则天治李仪府的罪。机会终于来了,李仪府对望气(占卜吉凶)者杜元纪非常信服与尊敬。一天,杜元纪对李仪府说:“阁下宅第之上,笼罩着一股不详之气,驱走此种不详之气,需要二十万。。。。。。”

  此时正直李仪府的母亲去世,他还想让杜元纪给母亲望一处风水。为了敝人耳目,他就化妆成普通商人,天不亮就和杜元纪一块出洛阳,来到离洛阳四华里的北邙山,北邙山上有很多东汉王族和贵族的坟墓。

  不久,有人把此事又一次密告了高宗,高宗对上一次的事还耿耿于怀,他认为机会到了,立刻命令司刑太常伯(刑部尚书)刘详道,司空李绩要求御史们严厉弹劾。

  当武则天知道了李仪府被弹劾本想设法救他。虽然武则天也知道李仪府的恶行;但,他毕竟是第一个拥立自己的人。武则天最大的优点就是恩怨分明,她对反对自己的敌人非常残酷,对自己的恩人她却多方照顾和加以保护。但,武则天是个聪明的人,当她了解到高宗真正地动了肝火,非治李仪府的罪,又了解到李仪府确实罪大恶极、无法无天,她也就此罢手,不再过问。

  李仪府下狱后,受到了严酷的拷问,他受不过酷刑只好承认了自己的一切罪行。他被剥夺了所有的官爵,终身流放。

  儿子和女婿也都被除了官,长子被流放到振州,次子,三子,女婿柳元贞都被流放到庭州。此事以公布,朝野同庆,“四凶终于灭亡了”。

  李仪府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他命克他乡,死在了被流放的震州。

 
 

2008/05/08 制作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垂帘听政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