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出家为尼

 

 




  (更新时间:2008-2-4 18:22:00 本章字数:1462)

  武则天和一群年轻的嫔妃被送往感业寺,这里比后宫还严格;如果说后宫是个华丽的牢笼,感业寺就是埋没一切的坟墓。清冷的尼姑庵里枯燥,乏味,单调,寂寞,被先帝宠幸过的这些年轻女人,有的就一、两次,因此就葬送了她一生的青春,这些被送到尼姑庵的嫔妃实际就成了活生生的殉葬品。

  在感业寺,武则天每当走进云房,心中便升起一种难言的痛苦。从闺秀到才人,从失宠到尼姑,让她百感交加。回想起当初被选进宫的时候,母亲伤心落泪,自己却拉着母亲的手安慰道:“母亲不必难过,进宫未必是坏事,说不定女儿从此会有出息;见天子是件好事,该高兴才对!何况当今皇帝是个英明的君主。”

  想到这里武媚娘的眼泪如珍珠断线,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当今的皇帝李治身上,他会忘掉自己吗?他能来救自己出这个坟墓吗?武则知道李治的仁厚懦弱,他能为了自己违背先帝太宗的遗言吗?他能不顾一切的伦理道德吗?他能抵住文武百官的反对吗?特别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再说,宫中的规定削发为尼的嫔妃是不可能再返回宫中的,这让武则天越想越没信心,越加失去希望。

  武则天从骨子里也不允许自己把自己埋葬在这个尼姑庵,她又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龙目凤颈,富贵之极,若为女子,当为天下主。”袁天罡的这个谶语一直在激励着武则天的野心。

  我一定要从这里走出去,不能让父亲的在天之灵失望,我要作天下主,我要让唐三代而亡,我要作千古以来的第一位女皇。

  这不由得让武则天想起了荀子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从此,武则天除了诵经之外,就是练习书法,或写诗词,以此来填补自己的空虚于寂寞。

  就这样武则天在静静的感业寺苦度光阴,她常常手中握着李治给她的信物“九龙玉佩”,她把她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李治身上,她盼望着李治能早一天把她接出去。

  此时,身为尼姑的武则天,对权力的欲望不但丝毫没有减,而且越燃越旺,日夜炙烤着她受伤的心灵,它比情欲的压抑更加折磨着武则天,她的思绪常常飞出感业寺,飞到皇宫,飞到李治身边,。

  岁月匆匆,转眼一年以过,人快近三十,花之将凋。自古皇宫佳丽无数,粉黛成排,圣上怎么会把她这个出家的尼姑放在心上哪?想到这一层,武则天又突然悲从中来,她拿起笔写下了这首: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李治并非薄情,他并没有忘记武则天,他苦于政务忙,苦于没有借口来见武则天,他因思念武媚娘写下了这首《七夕》

  霓裳转云路

  风驾俨天潢

  云星凋夜靥

  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

  长离别后长

  轻梭聊驻织

  掩泪独悲伤

  李治也被思念而不能见的悲痛而折磨着,他也想早日见到武则天,早日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怎奈国事太忙,上有舅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监督自己,后有王皇后和文武百官,出家后的嫔妃是不允许回宫的,更何况是父皇的才人。这么多阻力、道德、家法和国法都不能容忍他把武才人接回宫。

  他们各自在煎熬着、等待着、盼望着能有见面的机会。机会终于被他们等来了,唐太宗的忌日到了,高宗李治要去给父皇进香,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私心就是要见武才人。上帝又一次垂青了武则天,让她从死亡的尼姑庵里走出来,去实现她那比天还大的野心。

 
 

2008/05/08 制作

正文 第七章 出家为尼

漂泊的树 E书作品 支持键盘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