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专访:《大唐计划写满100卷》



  最近媒体盛传黄易的大作《大唐双龙传》将夭折,为了确认这个消息,笔者最近采访黄易先生,希望能够找到答案。而结果却使人大吃一惊!
  黄易先生在他的豪宅中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当笔者将这个“谣言”告诉黄易先生后,他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大唐(双龙传)》不但不会夭折,而且,我计划要写满100卷才结束。”  香港的一个出版业人士在和笔者聊天的时候说道:“《大唐双龙传》如果真的写实了的话,其长度会超过1000万字,也就是说将会创下最长的小说这个世界纪录。”如果真如黄易先生所讲的,那么或许他的这部小说真的能够登上世界纪录了。因为黄易的这部小说的长度将超过金庸全集的长度,那是前所未有的。
  这么沉长的小说究竟为什么会如此成功如此受到关注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一些业界人士。
  但结果同样出人意料,因为出版界和作家界对于这部小说都抱有怀疑和担心。“大唐(双龙传)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的长度,他创造了一个引人入胜而丰富异常的世界,并且用极其充实的情节把读者包裹期间。但是,由于我们采取了连载的形式,每个月出版一卷,所以,读者现在已经非常不耐烦了,而大唐还将这样连载3到4年。现在,我们都非常担心,非常担心。实际上,比之大唐刚刚发行的时候,现在的销量已经极大地萎缩了,而且比之黄先生的另外一部小说《寻秦记》也不如,而几年以后恐怕就没有人来买了。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心此(可能性)。”  《大唐》的出版者如是说。
  “我喜欢《大唐》,因为其中石之轩与碧秀心之间的诡异而凄美的情丝,以及高高在上的慈航静斋与神秘莫测的魔道,这都是只有黄大师才有的大手笔。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故事越来越实,那些‘玄’的魅力大幅度削弱了,这都使我感到失落。”一个自称是《大唐》迷的台湾作家如是说。
  “开始令人兴奋,现在令人沮丧的作品。”  “太长了,这样长度的小说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节奏,它与金庸的作品无法相比。”
  “黄易只是在重复他过去的艺术手法,我感到他在模仿自己,并没有突破。这几大程度地限制了他的作品的价值,令人惋惜。”
  “如果把这个长篇巨作,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来发行,我相信效果会好得多了。”一个出版家这样说。
  “这样的作品,你怎么叫别人收藏呢?我看这一版之后,别人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出版精装版了,成本太高,而市场有限。”  “不错,非常不错的作品。但是这样的长度,像我们这样忙碌的上班族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欣赏。
  可惜。”
  “我已经不再看它(大唐)了,没兴趣。”一个台湾的武侠小说家这样说。
  我从香港大学知名历史学家兼作家黄天德那里受到了对于《大唐》的最严厉的批评:“大唐的主人公是作者把现代的思想、现代的大英雄主义生搬硬套到隋唐时代产生的,根本没有任何生命力,在那个时代没有这类人物。我认为,文学作品大多虚构,这不错,但是里面的人物塑造却不可脱离时代的约束,如果人物出现像这样(大唐双龙传)的偏差,那么是没有生命力的,决不会在读者心中形成有血有肉的形象。”  以上就是一些业界人士对于黄易的武侠巨作所做出的评论。总结下来,他们的批判观点无非集中于两点:作品的长度和写作塑造手法。
  笔者也随机地对于普通的中学生进行了采访,结果却颇为不同,通常学生对黄易的作品持肯定态度。
  “我喜欢黄易,喜欢他书中的英雄。”  “黄易中的美女真是不错。”
  “我认为只有黄易才能够打败金庸。他的每一部小说我都看了,都很好看。”
  在这次调查中,我还发现黄易的小说盗版情况严重,学生通常不会自己买书来看,而是从网路上下载,而《大唐》的这种连载的形式,实际上也助长了这种风气。每个月的10万字使得别人可以从从容容地扫描并上载到网路上。
  “网路盗版使我们损失惨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网路来看小说,几乎每一部畅销作品在网路上都能够找到。”出版者沮丧地摇头。
  最后,我想用对于黄易大师的采访来结束此文。
  “我提前写完了《大唐双龙传》第100卷的最后一章,我可以保证这绝对是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以后我的写作将有了方向。我是在奉献一部伟大的作品,希望广大的《大唐》迷们能够继续支持我。”  到底《大唐双龙传》何去何从?它会不会像黄易所说的那样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