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 张菁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脚步,一个社会总有一个社会的喜好,也许它们从来都不曾完全相同,可任何一种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能找到他的同类,除去他们身上留下的社会的烙印外,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区别他们!
  每次想起“小仙女”张菁时,眼前掠过的并不是她俏丽的面容,也不是她被小鱼儿捉弄时留下的委屈的眼泪,更不是她在马上惩凶的威风以及她火爆的脾气,而只是一个影子,一个符号,一个被浓缩了的整个人类的一类人的代表。我不敢说,是否因为有了她这类人,而使得整个社会更有活力;我也不敢说,她这样的性格就是我们该效仿的对象;我更不敢说,我已经对她这类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可我仍是看到了一个赤裸的灵魂,一个将人性的善、“恶”、“美”、“丑”都彻底演绎的灵魂!
  她从来不曾掩饰过什么,就为这,我也该大叫一声:好!好一个“火凤凰”
  小仙女!
  不知古龙是否曾为张菁的出场而煞费苦心,但当小鱼儿还在恶人谷中,我们已是“耳闻”了小仙女的威风,这已是让逃进恶人谷的恶人谈虎色变的一种“正气”。连鬼灵精般的小鱼儿也想见识见识这小仙女的神气,那么读者自是更加期待这场“好戏”。
  只是这小仙女威风固然威风,“正气”固然“正气”,但出手甚是狠毒,像是恨不得杀尽天下的坏人,就难免让人有点“心寒”,如此不给人以机会,自不十分可取;再后来,竟将矛头对向我们可爱的“铁公子”,纵然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不能对她的行为有所认同。如此一来,小仙女的形象已初具形态。
  先说善,惩恶即为扬善,似毛家兄弟那等败类,杀之不足为过,此举是为民除害,自是大快人心,而处理此类事也应是快刀斩乱麻,此为善也!再说“恶”,为人本不该恃强凌弱,更不该以武力强抢他人事物,铁心不肯给她藏宝图,又焉能迫之以武力呢?难不成真是肉弱强食?以一己之私而凌辱于他人,非但不可取亦,亦可归之为恶,只是此恶也不过是人性丑陋自私的一面的反映罢了,不可算为大恶。
  三说美,张菁抢藏宝图也是为了他人,为他人而作此“牺牲”——背负恶名,也可算之为美,另外,不拘泥于世俗之见,不为江别鹤伪君子嘴脸所蒙蔽,也算有“几分识人之明”,亦可归入美。至于什么疾恶如仇、济危扶困,书中虽未明说,但想必张菁也常为之。四说丑,小鱼儿戏弄张菁之举,说不清谁对谁错,但如此稍受“羞辱”便要追杀于千里之外,难道不是因为心胸太过狭窄,容不下一物?
  如此稍加分析,便可见灵魂之一角,想想现实中人虽也许不至于有如此之举——社会的烙印,但象张菁一般性格,便不在少数!但光如此性格,便也罢了,善虽不能补恶举,美虽不能掩丑态,但只要恶、丑无伤大雅,都也无十分不可。
  怕只怕,故意做作,完全不出于本性——善与恶的统一体,却又有如此“恶”
  举,那就非但不可为之叫好,却也需自我“检讨”、他人“声讨”了!
  小鱼儿第二次听闻有小仙女的踪迹时,也不禁想看看如今的小仙女已是何等模样,是不是还是当初那般脾气,却不知并未睹其芳踪。但是在后面的故事,并未可见小仙女稍有收敛,难道说这性格一成,便已不再更改?难道非得经历大变故方有“悔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不知有几人真能符合这标准,但我心仍期盼,下一次见着小仙女时,她已有几分端庄大方之气,但愿这心愿不会成空。仰望天空,心内思索,她在那个武侠世界和顾人玉过的还好吧!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