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传 杨凡

 




  “谁是大人物,谁识大人物?追求的本质是名,还是人,或者只是自身一颗沸腾的心,杨凡在哪里?大人物在哪里?”——《古龙笔下一百单八将总表》《大人物》是古龙的一部相当出色的作品,愚以为其可与古龙的另一名作《欢乐英雄》并称为古龙的“中篇双秀”,前者虽在描写友情、爱情上面不及后者,但前者在对人生的认识过程和人生的追求本质的诠释可称经典。短短几万字已是将对于人生的深思刻划得入木三分。
  第一个问题,谁是大人物?标题取名为大人物,其本身所蕴含的意蕴已不是一般武侠小说所可比拟。那么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又该如何解答呢?简简单单地说出几个名字是不是就可以作为答案呢?秦歌——万千少年的崇拜的英雄,万千少女倾慕的王子?柳风骨——天下第一位有智慧的人,无论什么困难,他都有法子解决?岳环山——虽已不再年轻,但豪迈依旧,仍是英雄中的英雄?还有那胖胖的“猪八戒”——杨凡?如果答案只是答案,那么你可以轻松地选择任何一位或多位。但如果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那位大人物,轻率的回答是不是显得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呢?
  第二个问题,谁识大人物?田思思?田心?还是秦歌呢?每个人都会因自己现有的认识而形成一个明确的对大人物的认识和看法,一个大人物的目标已经确定了,是不是就不再需要改变?在无法确定谁才是最大的大人物的时候,离家出走去寻找是不是就是正确的选择呢?一些在你看来是完全不可能成为大人物的人是不是也可能是大人物呢?这个时候别人的一些说法又究竟能够对你对大人物的认识改变多少呢?对大人物的认识是不是需要极高的智慧呢?还是需要你而且也是你必须耐心地、慢慢地、用心去寻找呢?
  从人类的出现开始,追求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最初原始人的为了狩猎而奔跑不也是追求的一种形式吗?为了生存而遵守着肉弱强食的自然法则是不是就是追求的一种手段呢?而生存是不是就是追求的目的呢?而对大人物的寻找,到底又是为了追求什么呢?是名,是大人物的威震八方的名气,是谁见到都露出尊敬的目光的荣耀,是到了任何地方都会有人热情款待的名气?是人,是大人物自身随时都露出的英雄气概,是大人物料事如神的智慧,是大人物有着的如火般的热情?或者只是自己那颗沸腾的心,是被大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染的那颗滚烫的心?而最终的目的只是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而一生中其他的所有的追求的本质是不是也是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呢?
  第四个问题,杨凡在哪里?A.天上。B.地上。C.心中。D.不知道。无论你选择什么,或许都没有错,因为谁才是杨凡?是田思思就算天下男人都死光了也不肯嫁的“猪八戒”?是大名府杨三爷的独生子?是从小就在和尚庙里,连庙里的老和尚都说他是天上的怪物投胎的怪胎?是那个看起来又矮又胖,而原因是不是因为太好吃,就是太懒;不是太懒,就是太笨;不是睡得太多,就是想得太少的矮胖子?是那个有着圆圆的脸,一双眼睛却又细又长,额角又高又宽,两条眉毛间更几乎要比别人宽一倍,嘴大头大的矮矮胖胖的年轻人?是那个不笑的时候眼睛里透露出摄人的光芒,而笑的时候就变得和气多了,很有人缘的样子的人?还是那个“西天路上”总是在危机关头救助“唐僧”的却因为矮矮胖胖,又有着“色迷迷”的眼神而被田思思称作是“猪八戒”的杨凡?甚至是当时最大的正义集团“山流”的龙头大哥?又或者是不少读者曾评论说是古龙自身的写照?还是只不过是古龙用来说明“人不可貌相”的一个抽象体?更或者就是大人物的代名词。甚至你可以说,什么都是杨凡?杨凡什么都是?那么杨凡会在哪里呢?
  大人物在哪里呢?我们即便费尽千辛万苦也要找到的事物究竟在哪里呢?我们最终的追求是那个有着大人物般相貌,有着大人物般本事的大人物吗?或者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前者而取后者吗?不,我想古龙想说明的不只是这样,每个人心中都将有一位大人物,不管他长的如何,不管他是否有超人的本领,最重要的是,你深爱着他,对,那就是你的大人物,那就是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的大人物,你心中的大人物。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