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教学中如何找寻最佳突破口

作者:黄 钦




  语文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渴于求知的学习动机,从而自主地开启思维,情绪高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吃透”文本,研究“文本”,寻找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能紧扣文本特点,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以及能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探究的一个突破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一、标题为眼:开启文章之窗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后拟定的,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和丰富的信息,用来揭示文章中心,交代写作对象,提出论点,提示行文线索,以及结构思路等。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拿到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就是标题,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的从各个角度对题目进行审视,进而体现在教学设计当中。而以题目为切入点展开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标题揭示文章中心
  如教《“布衣总统”孙中山》一课时,先带领学生抓住标题,进行分析、讨论:看到课文标题《“布衣总统”孙中山》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是写孙中山。是写孙中山的什么?是一个“布衣总统”。接着,通过对“布衣”的解释,学生就可以很快的抓住文章的中心:孙中山虽然贵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却仍然保持者“布衣”的特点。
  (二)标题提供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既然标题点明了主要内容,弄懂标题也就明白了文章的内容,但标题必然是非常凝练概括的。所以,在学完课文后,要让学生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重新完整。
  如:在教《蜀道难》时,先领着同学分析标题“蜀道难”。“蜀道”,是往来秦蜀之间的道路;“难”,难于攀登。从标题的意思便可得知这首诗的内容就是描绘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标题获得诗歌主要内容的信息后,学生便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蜀道难”体现在那些方面?而且,对标题进行分析还可更便捷地给一首诗归类:如学生看到“蜀道难”这个标题,很容易判断这是一首写景诗,并联想到一些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这样对标题一分析,一首诗的重难点都不攻自破了。
  又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意思是久雨不停。“辋川”,注解中解释:王维的隐居之地。分析标题便知,这是一首描写久雨中的辋川山野的优美风光的写景诗。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望月”,可联想大家非常熟悉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怀远”,怀念远方的故乡、亲人。单看诗歌的标题就可知道这是一首抒发诗人思念之情的抒情诗。可见,看标题而知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诗方法。
  (三)可利用标题指导学生进行同题作文
  文章的标题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具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文章的标题还决定着文章的文体,决定着文章的选材和写作思路。所以,教师可注意观察课文的标题,挑选合适的标题来在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同题作文。
  如:教《故乡的榕树》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模仿标题,以“故乡的”为题,构思一篇作文,列一个作文提纲。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选择的文体、读出自己的提纲,老师从旁进行点评、指导。
  又如教《药》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讨论以“药”为标题教适合写什么文体。讨论的结果是:教适合写说明文和散文。其中,写说明文时,首先要了解自己要介绍的这种药要仔细阅读这个药的说明书,然后安排好介绍说明的顺序,便可动笔写作了。而写散文时,“药”就作为一个媒介物,把与“药”有关的一些人和事在文中结合在一起,而它们都为同一个中心服务。
  
  二、关键语句:探文章之旨
  
  自古以来,作者诗人不仅阅读时字字推敲,反复研究,而且在写作时,更是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王安石的《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经过诗人多次修改的作品。最初为“又到江南岸”,后又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经过这样的修改十多次,才确定为“绿”。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千古名句的产生,是经过千锤万炼的。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进行琢磨,不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泄露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这又是深入文本,寻找切入点的一个捷径。
  所谓关键词句除了通常比较显眼的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还包括文章中描写细节的词语和句子。找到文章的关键词句,就等于打开文章的窗,让学生去领略文章的魅力。文章的关键词句可以是文章的高潮部分,也可以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往往用来揭露文章主旨。
  如《药》一课,如果从文章细节描写的一些关键词入手,便会有一种别出心裁的教法。在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先看最后一部分,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找出一些既细微又关键的信息。这一部分“戏份”最多的是来上坟的夏四奶奶,而她手中提着的一个“朱漆圆篮”便是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而对“朱漆圆篮”的剖析可联系初中的一篇课文《背影》。在《背影》中,全文都渲染着一种黑色调,惟有的两个亮点是:“朱红色的橘子”和“父亲给我的一件紫色大衣”。红、紫都属红色系,象征着富贵。这就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人及内涵,长辈对下一辈的愿望:希望他大红大紫、升官发财。而本文中的“朱漆圆篮”也是红色,这就向我们暗示了夏瑜的家庭应是一个富裕之家。而自古以来,能接受教育、能接触政治的只有富人。由此可推断出:夏瑜的父辈应该是接受过教育,并对政治有所了解。那么,夏四奶奶能否理解自己的儿子——夏瑜?从文中对夏四奶奶的细节描写可看出:不能理解。她的行动“踌躇”、“面上有羞愧的颜色”。经过对夏四奶奶的分析,小说的主题便迎刃而解:革命者的革命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理解,更何况千千万万的农民?他们都封闭已久,成为了看客,所以这一场革命不能救中国,革命者们必须寻求能救中国的新道路。
  让学生弄清楚这一点,前文中所写的种种现象,都能够读懂了。所以说,抓住文章的一个关键点,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不局限于传统教法,又可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也说明,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文本,在吃透文本之后,才能寻找到一个最好的突破口,最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给予学生一段印象深刻的文学体验。
  以上是以文章中的关键词为突破口的一个例子,而文章有那些含义隽永,深刻动人的词句,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以文章关键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空白悬念:体味韵外之致
  
  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并非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课堂上,教师若能通过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空白点”,并进行巧妙的“补白”,让学生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还可在教学中设计一个让学生对空白点进行巧妙的补白环节,给语文课堂一溪活水,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如《项链》一文,叙述玛蒂尔德以十年辛苦还清了可怕的债务后,开心地去和昔日好友打招呼,结果得知了那残酷的真相,小说的叙述在这里戛然而止。这种突然中断令人欲罢不能,思绪不由地展开。此时,教师引导同学大胆发挥想象,给《项链》构思一个后续。然后在全班讨论中请同学说说他们所想象地故事的结局。这样,大家各抒己见,有着各种大胆、有创意地想法。“一击石起千层浪”,语文课堂又一次激活了学生地思维,给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
  这种“空白点”似乎是小说家们的至爱。《差别》、《等待散场》这两篇小说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等待散场》以叙述者沉浸在《天鹅湖》中的“永恒的旋律”结束;而《差别》最后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小说并没有告诉读者什么,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会。所以,在教这两篇微型小说时,也可从结尾切入,让学生在基本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之后,给小说写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局,而老师只要从旁加以引导和调动,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无定法,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法有很多,但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文章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或创新教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想让语文课堂像“源头活水”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去深入研究文本,去探索,寻求这“活水”的源头——突破口。
  
  黄钦,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