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会意字类型例谈

作者:田 恒




  会意,六书之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许慎《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比,系两个事物c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体现造字者的意向。如“休”字,由“人”和“木”合成,表示人在树旁休息;“看”字,由“手”和“目”合成。表示手放在目上方,好挡住光线望。
  会意字是合体字,多由象形或指事字合起来组成,故有浓厚的象形色彩。如“从”字,画两人相随;“友”字。画两手相助;“莫”字,画太阳落在草中。会意字的基本特点,是用象形的方法达到表意的目的。故不纯粹是象形文字,而已由象形文字变成了表意文字。它是为弥补象形和指事的不足而产生的,在造字方法上则进了一大步,其数目也比象形、指事字多得多。
  按独体为指事,合体为会意的原则,会意合体的类型有二体、三体、四体相合的;究其形音义演变的轨迹类型有以象形会意,以指事会意,会意包(兼)形声,形声包会意,叠体会意等。
  
  一、由两个独体字合起来表新意的会意字最多
  
  例如:
  合一|为“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之。”
  合大门为“央”:“中央”。按:大,人也。人在门内,是为中央。合十一为“士”:“事也”。按:数始于一终于十,学者由博反约,故云推十合一。合二人相背为“北”;一为人之背,一为北方。合刀衣为“初”:“裁衣之始也”。按:“初民无衣,大抵皆兽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了于刀,是初义也。”(吴其昌《金文铭象疏证》)
  又如:分、及、守、先、古向、析、是、美、臭、文、今、亥、最、祭、道、敬等等,都是两个独体字合成的会意字。
  
  二、由三个独体字合起来表示新意的会意字
  
  例如:合一人口为“合”。按:人将口一闭。合力肉竹为“筋”:竹物之多筋者。按:“筋以束骨。故人力在筋。然不得以离肉言之,故从肉。”合竹皿皂为“簋”:“黍稷方器也。”又如丙、苟、帚、妻、或、奏、承、老、丞等等,皆是合三为一。
  
  三、由四个独体字合起来表新意的会意字
  
  例如:
  真,《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七目L八。”段注:“此真之本意也。经典但言诚实者,诸子百家乃有真字耳。”按:引申为诚实。
  鏖,《说文》:“二亩半也,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段注:“八土犹分土也。亦谓八夫同井也。以四字会意。”
  履,《说文》:“足所依也。从尸,服履者也。从仗,从舟。象履形。”
  亟,《说文》:“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按:亟,古字,上下二横,上极于顶,下极于踵,而极之本义可睹。
  
  四、以象形、指事而会意的字。
  
  例如: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引,《说文》:“开弓也。从引。”段注:“此引而上行之‘|’也,为会意。‘|’象矢形。”早,《说文》:“晨也。从日在甲上。”按:甲象人头,在其上则早意。立,《说文》,“住也。从大,立一之上。”按:大,人;一,地。象人之立地上形。炙,《说文》:“炙肉也。从肉在火上。”按烤肉,味道可口。
  又如:内、丙、夫、突、谷、穿、七、东、果、笑、尾、闭、正等等,都是以象形,指事而会意的字。
  
  五、会意兼包形声者
  
  段氏深究《说文》指出:“声与义同源。故谐声之偏旁多与义相近,以此会意形声两兼之字多也。”后人多误为形声字。例如:
  什:“相十保也。从人,十声。”段注:“此举会意包形声也。”室:“实也。从^。至声。”段注:“室屋者。人所至而止也。从至之意,室兼形声,屋主会意。”化:“微行也。从七人,七亦声。”匹:“四丈也。从八、亡、八揲一匹,八亦声。”字:“乳也。从子在祖宀下,子亦声。”段注:“人及鸟生子日乳。”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
  诸如:胖、旄、班、贫、宵、游、整、敬、仲、伊、低、阮、阵、妊、均、彤、返、否、志、芬、辰均属会意兼包形声字。
  
  六、形声包会意的字
  
  此类字,亦多讹作形声字。好在这类字为数尚少,稍加留意就不会误判。例如:
  世,《说文》:“三十年为一世。从卉而曳长之,亦取其声。”昏,《说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按:殷人“昏”不从“氏”。故许氏误作形声字。而段玉裁、郭沫若考订为会意(形声包会意)字。娣。《说文》:“同夫之女弟也。从女,弟声。”段法:“形声中会意。”姬,《说文》:“女子谓兄弟之子也。从女,至声。”段注:“从至者,谓虽适人而母家情挚也。形声中会意。”卖(卖),《说文》:“出物货也。从出,从买。”段注:“出买者,出而与人买也。《韵会》作买声。则以形声包会意也。”辍,《说文》:“车小缺复合者。从车、啜。”段注:“形声中有会意。”嗣,《说文》:“诸侯嗣国也。从口,司声。”按《尚书》:“祝册必于庙,史读其册也,故从口,形声中有会意。”
  诸如:充(从儿,育省声)、劣(从力,少声)、招(从手,召声)、哭(从口口,狱声)、蠢(从虫虫,春声)、宰(宁,从万,宁声)、角蜀(触,从角,蜀声)、均形声包会意。不能误作单纯的形声字。
  
  七、叠字会意
  
  凡物之盛则叠之以渲染、强化其字的意义。其叠不一,或二叠,或三叠,或四叠。
  凡积二为一者,皆言其盛。例如:
  二叠其“幺(小也,像子初生之形)”为“幺幺”:“小之叉小。”极言其小。
  二叠其“夕(相绎也)”为“多”:“纟重也。”按:抽丝日绎,相引于无穷,故为多。
  二叠其“贝(贝类动物的外壳)”为“顾”:“颈饰”。按:引起众人注视的装饰物。
  诸如:珏(jue,二玉相合为一珏)、(草总名)等。
  凡积三为一者,皆言其甚多。例如:
  三叠其“十”为“卉”:草很多。
  三叠其“人”为“众”:人多。
  凡积四为一者,皆有众多意。例如:
  四叠其“口”意为:众口。
  四叠其“水”意为:永很大。
  某些独体字,可二叠,亦可三叠。甚至四叠,其读音或异,其义亦有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