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与心灵

作者:陶红燕




  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具体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无源之水的“死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又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惟有将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中学生从12岁到19岁,是心理最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将从不自觉变得一点一点地自觉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所以中学教育是不是具有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容忍,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虑。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课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给人的精神奠基,使学生拥有人类最美好的最丰富的精神资源。
  
  一、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让学生了解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本身乃是一个奇迹,是地球亿万年进化的结晶。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理应更珍爱生命。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写过关于生命的文章,启迪人们热爱生活善待生命。然而,现实往往不能令人乐观:因学业受挫、升学压力、感情纠葛,因与师长同学的矛盾而轻生的学子实在不少。因受“法轮功”蛊惑而自焚致死的花季少女刘思影更是让人震惊、痛惜不已。因此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的心灵烙上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值得珍惜的印记,使生命更加灿烂辉煌。
  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二册选人一篇微型小说《死亡唇边的微笑》,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当我在课堂上询问他们读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时,学生的回答如出一辙:那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很乐观。显然学生的阅读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未对文章深入的探索,也难以有深刻的见解。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我一边肯定他们的答案,一边进一步提出“这种对生活的乐观从何而来?”教室里沉默了。于是我抓住篇末的一段议论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易朽的是生命,就像那转瞬即逝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是那生生世世传递下来的,不朽的,生的激情。每一朵勇敢开放的花,都是一个死亡唇边的微笑。”学生顿悟: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生的激情,这种激情是不朽的。接着我又请学生自由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比如:①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②生命是脆弱的,要善待人生:③要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④要豁达乐观地面对生活……也有的同学联想到了第一册书中学过课文的《生命的意义》和《三颗枸杞豆》。课后印发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法国作家蒙田的《热爱生命》请同学课外去阅读,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二、引导学生充分品味文章中富有理趣的语言,感悟人生。
  
  感悟人生的最高旨趣在于获得人生的智慧。作家、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如: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例①流露出作者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丰富情感,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参悟:只要种子在,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只要真情在,许多失去的还有再来的时候,人生在世,纵有艰难险阻,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暗礁、险滩又怎能阻碍“满装生命的酒酿”的“紫色的花舱”驶向彼岸呢?例②是小说结尾深化主题的句子,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积极探索,充满了哲学的辨证观点。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努力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而有了希望并能始终坚定不移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作者坚信,希望是一定会实现的,因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品味这些富含哲理的语言,学生所学到的,已不仅仅限于文章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尚未形成的人生观上了重要的一课。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赏读文章中那些富有理趣的语言,启发他们去感悟人生、感悟生命,即在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的意义、价值或道理。
  
  三、照亮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
  
  北师大教授钱理群说: “我从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人的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美好的人性的因子开发出来,加以培育、升华。在教学中,我一直告诉我的学生学语文不为别的,为了“学会读书,学会作文,做真的人”。
  “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他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人情”,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春》的奋发昂扬,《枣核》的思乡爱国,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不事权贵等等,都应该溶入学生的血液之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诗歌是最优美的文学体裁,也是最好的语文教材。诗歌语言文字优美的背后是人性的优美。《梅岭三章》中,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困梅岭,想的不是身家性命、妻儿老小,而是“投身革命即为家”,希望“人间遍种自由花”,勉励“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抒发的是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悲壮豪迈之情。还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诗中散发的浓郁的正义感、报国情、英雄志,如春风雨露,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和完善的人格,铸造美好的灵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精辟地道出了传道和授业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育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叶圣陶语)语文课应该成为孩子们人文的、情感的世界的钥匙,凭依它,思想才易于飞得高远,闪亮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