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作者:陈艳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致力于研究“多媒体网络技术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实践证明: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的开放性的、多元化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创设出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计算机从单机走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真是如虎添翼,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室里,局域网具有的广播功能,可以把教师用机上的信息在所有学生用机上显示,方便学生学习。也可以把某个学生用机上的内容显示在教师用机和其他学生用机上,用于共享同学的学习成果,纠正共同性错误;利用局域网的资源共享的特性,学生可以相互调用别人机上的内容,如同学写的作文,可以供自己学习、借鉴,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实现合作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作文情况。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以学生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创造情景,激发兴趣,培养“情商”,使学生乐而言之。
  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除了依靠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受兴趣、情感、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网络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美丽的画面再伴以悠扬轻快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生的教学情景,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感受,触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表达的欲望。
  2.培养学生积累材料和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应用能力,使文章言之有物。
  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要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让学生做“有米之炊”。首先得找到“米”,传统教学“米”来源于学生的自身生活,而学生从记事到上中学,几年的时间,能发生多少“难忘”的事呢?况且天天是家——学校——家,上学——回家——作业——睡觉。而多媒体网络资源丰富,信息传递快捷全面,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让他们走进五彩缤纷的信息世界,可谓掉到了“米仓”里,学生可凭自己的慧眼自主地去获得,揣摩资料,通过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应用能力。
  3.师生合作会话,促进表达,范文引路,启迪逻辑思维,使文章言而有序。
  传统教学中,学生试写习作就是“闷作文”、“造作文”,大都“闭门造车”。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试写习作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通过师生的合作会话,促进表达的欲望,提高表达的能力,不仅使学生想写,而且会写。
  多媒体网络环境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去观察、思维、表达、畅想。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融洽的交流中,激发了想象力,打开了写作思路,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布局谋篇,形成对全文的基本构思。然后再通过网络,出示学生搜集到的范文,在写作方法上启发引导,为学生架设一个“脚手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达到目的,从仿写到创新步步攀升,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能自由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言而有序。
  4.合作评改,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促进知识迁移,使文章言之有情。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评改”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首先可进行例文“共评”,教师选出典型例文发送到每个同学的终端机上或大屏幕显示出来,就习作中的优缺点让学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加以指导点评,总结出“评改”作文的方法。然后,同学之间互评互改,最后再自我修改,对自己习作的字词段篇进行全面修改,并与原文对照,推敲回味修改的过程。掌握技巧,举一反三,从改一篇文章到改一类文章,促进知识的迁移。经过反复修改,对文章加以修整润色,最终达到“言之有情”。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大课堂观、大作文观。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陈艳艳,教师,现居湖北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