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语文与政治的交互关系

作者:朱纯柏 陈绪永




  (一)
  
  文学作品的主题,有许多是与政治背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在理解中必须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紧密联系。因此,许多学者甚至通过文学作品来推断历史。比如《红楼梦》,人们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当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通过对元春探亲的解读,了解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通过对贾府日常生活的描述,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经济情况(当然有其局限性:即大户人家的生活);通过对人物的刻画,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因此,许多文学作品本身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往往是比较直接的,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对政治非常敏感,他们往往更关注、更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往往要在其创作中表现自己的政治倾向。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历来的政治家总是利用自己政治统治权的优势,通过制定某些文学的方针政策来规范文学的发展。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这表现在它几乎影响到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文学的本质、方向到文学的思潮、运动、流派、风格、内容直至文学的形式。
  文学与政治的结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作品中表现出一次巅峰,这里不可不提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学是可以反映、抨击政治的,所以,鲁迅的作品中有许多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解读。比如《药》,比如《狂人日记》。假如拿现在的政治背景来解读《狂人日记》,那么“人吃人”简直就是疯子所为,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主题了。鲁迅杂文投枪匕首式的风格,他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的小人物”作题材,表现“揭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主题,这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打上了当时政治斗争实践的深深印记,从而教化国民,实现文艺救国的目标,正如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文艺是属于政治的,但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予以政治。”
  文学与政治的结合最极致的应数文革期间的作品。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政治的印记。六十年代前期,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政治潮流不能不直接影响文艺创作,在文学作品中打上印记。如《艳阳天》虽然表现了作家描写农村生活,刻画各种人物的才能,但是由于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出发,作品所描绘的阶级斗争的矛盾冲突的现实根据是不足的。《欧阳海之歌》则明显地带有附会“突出政治”的胎记。
  
  (二)
  
  文学作品与政治的关系,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政治导向。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在教学中肯定要涉及到政治批判,比如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即是文学触及政治本质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大胆有力地揭露了美国“民主政治”和“自由选举”的虚伪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想表现的主题。一个“声望还好”的“我”最终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够不上“所需的条件”,“满怀懊恼”地“提出了退出竞选的声明”。这就是美国政治中的“民主本质”。
  再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一个警官的表现其实也就是当时的政治缩影。奥楚蔑洛夫对待一条狗的态度,因其主人的地位不同而不断变化,小说通过这条狗的命运来反映当时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丑陋。这样一个丑陋的政治,肯定是人们所希望推翻的。
  但是,假如对于文学作品一味地从政治角度去解读,势必造成另一种极端。例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老师在公开课中如此“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之夜冻死街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呢?
  生:是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
  ……
  在此,笔者姑且不论学生是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也无意吹棒资本主义的制度,但是,这就是童话的主题吗?在一个社会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时代里,我们需要呼唤的是社会的爱心和责任感,而不是来抨击一种制度。假如以此类推,那么在我国建国初期,因为制度不健全而受冤甚至致死的那些人、那些事,是不是也可以用来批判社会主义制度呢?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作品主题中的社会政治背景,同时也要注意对文学作品的深刻解读,从中去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而不是生生地打上政治烙印。这是任何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把握的一个“度”。
  朱纯柏,陈绪永,教师,现居湖北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