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课堂教学导语设计三法

作者:杨 锐 韩崇敏




  人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语文课当然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就是教学导语。良好的教学导语不仅能先声夺人,如磁铁般吸引学生,而且也能为新课的展开预设良好的教学气氛,开启学生的心理通道,给教学定下成功的基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导语都恰如其分发挥它的作用。相反,如果使用不当,还会浪费时间,导致学生分心,偏离本节课的内容。
  那么,如何很好、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导语呢?我个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三个原则,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氛围型导语
  
  教学导语的存在价值就是有示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氛围,开启新课内容。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和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氛围型导语,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如果教学是优美意境的散文,那么导语就可设计一段相似意境的抒情小语。例如《春》这一课,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导语: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闭上眼,我们就会想到春天的美好:那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的鲜花,那生机盎然的小草,那婀娜多姿的垂柳,那莺歌燕舞的天空。今天,让我们走进朱自清的《春》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通过这一段优美的导语词,很快把学生带进一幅流光溢彩的春光图中,学生也会很快的进入这美丽的氛围里去。
  如果教授的是感情深挚的抒情文章,我们就在开课前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心灵上已与你要讲授的文章产生共鸣。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种导语: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子情”,试问同学们,有哪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回顾你的成长之路,父母为我们呕心沥血,辛苦操劳,付出一生,何等伟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
  通过这一篇抒情小语,勾起了每位同学对自己父母的崇敬,怀着这种感情再去学习《背影》,一定会感同身受,用饱含热泪地去解读黑布马褂的背影。
  
  二、启发型导语
  
  因为启发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特性。那么,作为开课导语,一定要具有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走进新知识的重要作用。
  根据备课的教学难点的不同,我们可以用方方面面的知识作为启发的指挥棒,或从课文的内容、文体、写法、中心的知识过程等方面因势利导,设计一些具有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巧妙过渡到本节课的内容。往往会使学生兴趣高昂。求知欲提高。更加全面的锻炼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现以一实例示之:例如在教《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在学过一个曾被科举制深深毒害的人,是谁?”学生马上想起范进。我接着说:“今天,还有一个比范进更可怜的读书人孔乙己,看看两个人的遭遇有何相同之处?”这一导语我从两文的主旨类似入手,启发学生去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这一导语说,一是吸引学生学《孔乙己》这篇课文,还能让学生马上去读文章,自己探究找二人的异同之处,并能很快的分析出文章的主旨。
  
  三、新颖型导语
  
  导语往往是出现在学生缺乏学习的心理准备情况下设计的。所以导语新颖灵活,更能吸引学生,导控学生思绪。在这方面,很多语文老师都在不断探索、不断求新,设计类型也新颖多样,大体归纳如下:有的故事式、提问式、图例式、煽情式、古诗名句引用式、讨论式。在导语的切入点上,也角度颇多,或文章的内容或题目。作品人物、主题、写法、情节等等。
  这样设计出来的导语个个不同,别有新意。例如在教《变色龙》一文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头像和貌似严格的脸,然后让同学们找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脸,在说他唯一不变的是什么?很快就会分析出了这个人物形象。
  虽然各位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不同开课绝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我们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了这个开课艺术。一定会使你的每节语文课更加精彩夺目、收益颇丰。
  杨锐,韩崇敏,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