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正确面对我们的学生

作者:王 磷 罗相和




  学生是可发展的人,这是人们的共识,学生求知欲旺盛,具有可塑性。现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学生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以生为本,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方向明确。从法律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基本不满16周岁,属于未成年人,要有监护人。从教育方面看,社会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人学。
  学生是未成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有何特征呢?
  最显著的特征是:允许有错误,也允许改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会犯错误,只是种类不同,性质有别。
  学生,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为什么会犯错误呢?一是生理发育与心理成熟不平衡,学生是大人的身体,小孩的心理,对别人的过失能看清楚,对自己的过失不明白;二是错误具有必然性:1.知识具有潜在性,不深钻、不勤学是不行的;2.能力具有训练性,不吃苦、不锻炼是不行的;3.经验具有间接性,学习师承间接知识,不能也不便直接感受;4.事物具有隐藏性,不直接透明,要从时间、精力和技能的磨练中出来。
  学生错误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是不少错误产生的总根源,厌学、逃学、怕学都源于此。
  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落后,功能不全也是重要原因。
  不少教师思想僵化,传承旧知识,采用老办法。
  社会的负面影响,庸俗的影视广告,黄色书刊,腐朽的流俗,等等。
  我们对待学生犯错误的态度怎样?
  宽容而不纵容,人人都会犯错误,无论什么学生都会有错误,这样的认识要求海涵错误,宽容过失,但不放任不理,置之不管,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纠正而不纠缠,纠正学生的错误是教师的天职,教书育人,通过教书来培育成熟的人,育缺点少的人,学生的错误是一时的,偶然和非有意为之,所以不要纠缠不休,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
  点拨而不点穴,学生错误是可改正的,往往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一千个学生,必然有一万种错误,这时教师的功能显示出来了,因材施教,方法巧妙。对有错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点死穴,要把学生的错误放在大背景上看,放在人生的道路上看,一座大山有一枚小石头,无损于大山的壮美。
  学生错误的种类很多。
  处在发展中的学生,错误必然很多,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品德上的,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方法上的,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偶然的,有必然的,不过,无论哪一种,我们都要正确分析,智慧对待,决不能“五子登科”。
  帮助学生纠错的网络。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关键,首先,要创设好的教学氛围,多正面教育,多预防,防范于未然。
  家长,这是子女教育的关键,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另一个中心,家长溺爱,放纵无方,必然导致教育无功,劳而无获。
  社会,这是教育人的背景,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媒体氛围,是学生成长的蓝天,社会如果是染缸,人难出淤泥而不染。
  学生成长的矛盾运动规律。学生在人生道路上成长,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这一具体而微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纠正、平衡;新尝试、新错误、新纠正、新平衡,这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矛盾运动过程。
  教育学生克服错误,追求和谐发展,均衡发展,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教师是关键,方法是关键,教师要灵活,方法要多样。
  对待学生错误的错误方法。传统的方法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体罚殴打是科举制度的必然,这是教师发明了专用工具——戒尺,发现了专业地方——手和屁股,社会追求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打要变坏。新式的方法是驱赶,经济处罚,让学生坐在天涯海角,所以,流失生多,厌学多,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强制学习罢了。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实际,用新的教育理念去面对学生所犯错误,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
  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所谓教育,就是指有计划的感化新一代,以便培养出一定类型的人。要学生克服自身弱点、错误,关爱是核心,没有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就不会有关注。方法是关键,灵活多样的方法是教师的专利。个性是目标,人是多样的,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只有多样化,才是有前途的教育,有希望的人类,才是和谐发展的社会。
  
  王磷,罗相和,教师,现居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