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作文教学应以情取胜

作者:黄树明




  提起作文教学,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感觉最头痛、最难操作的,怎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上去,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从此不怕写作文,真正做到用我笔表我心,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多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认为,作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要求同学们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在同学写作之前要酝酿感情,能快速进入写作角色,以情取胜。所谓进入写作角色,以情取胜,就是指学生作文就像是演员演戏,演员在演戏之前一定要先酝酿感情,才能慢慢入戏,入戏之后才能演得逼真感人,逼真感人才能打动观众,得到人们的赞赏。学生作文也不例外,我们经常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读者。”可以想象,一篇缺乏真情的作文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认为与行尸走肉无异,真情实感是一篇优秀作文的灵魂。今天我要谈的就是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富有真情实感?
  多年来,经我手批改过的作文有数以千计,结果告诉我,那些拿高分的所谓优秀作文,除了构思、立意、语言表达之外,更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作文都富有真情实感。人是有感情的,当我们被某篇文章的真情真正打动了之后,我们是不是会对该文偏爱有加呢?我们是不是也会自然而然给予较高的评价和打上较高的分数呢?近几年来,我的这个教学思想日臻成熟,并切实运用到我的作文教学中,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平时强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通过文学作品来陶冶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和情操,酝酿培养他们的文学情感。
  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同学们,只要努力,你们都可以当文学家,最起码可以成为一个写作能手、文学爱好者”。这一句话已深深印在每一个同学心里,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已消除了同学们写作文的畏惧心理,并树立了写好作文的信心,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接着,我的作文课大多用来和同学们共同阅读和欣赏名著,从中国的神话传说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再到国外的《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从《简·爱》、《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到《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从《鲁滨逊漂流记》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学们被名著中的主人公深深感动和震撼,经受一次次思想精神的洗礼,有些同学也从此端正了学习态度,更有甚者,有的同学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学生感到已经离不开文学名著、离不开文学欣赏课了,不经意间,我也发现他们的作文中蕴藏的感情越来越真挚感人了,作文素材也越来越丰富了,还有很多的学生作文已把我们各类欣赏课中的相关内容,写入到他的作文中,言行举止也更有修养了。这是一个多么难得的可喜收获啊!
  我还跟我的学生最爱讲的另外一句转引一位名家的话是:“阅读名著,就如同和一个个文学大家在谈心,在聊天。你仿佛又回到了作者那个时代,遨游在其中,这样丰富人生阅历的机会,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尝试吗?”
  二、明确目标,酝酿情感,进入角色,一挥而就。
  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就像建一座高楼。“万丈高楼平地起”,建楼前需要打好根基,然后根据设计图纸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我接过一班学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和文学作品的陶冶,他们也就具备了一些写作的情感基础,有了这个情感基础,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喜怒哀乐的人生经历,也就有了一些用文笔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动机和欲望,这是写作前提。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写作欲望的作家,又怎能写出惊人的力作呢?鲁迅不也曾经说过:“近一段时间这个民族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有了写一点儿东西的必要了。”这就是写作的动机。当然,同学们所谓的写作动机,就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宣泄自己的情感体验。
  有了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下一步如何去做呢?下一步应该明确写作目标,这里的写作目标,就是写作的作文题目、作文的范围以及写作的要求等,同学们接到一个作文任务,作为老师,首先要引导和教会学生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构思、如何立意等,这次我主要谈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去行文,在作文之前,怎样让同学们在酝酿情感的基础上,真正进入角色,然后再行文?因为我们平时让同学们写的作文,无非就是贴近他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上发生的,自己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那么,怎样让同学们在写作文之前进入角色呢?我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老师口述故事引导式。两周前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珍惜所拥有的-----(亲情、健康、荣誉等)》,要求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为了让同学们尽快地进入写作的角色,我讲了历史上三个与此相关的故事,一个是有关亲情的,一个是有关健康的,一个有关荣誉的,有历史名人故事,也有平凡普通人的经历。同学们听了我讲的故事,个个都陷入了沉思,都仿佛进入到梦境一般,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的脸上都显得凝重而坚毅,终于,同学们开始行文了,这一堂作文课历时40分钟,有90%的同学都在30分钟内完成,并且都是一挥而就,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此次作文,我评选出了优秀作文有31篇(全班52人),就连平时写作一般的同学,这次也达到了“优秀”等次,当我找到他们谈心时,他们说:“此次作文写得这么流畅,主要是因为进入了写作角色,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写起作文来就很流畅,自然也就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语,假如每次作文都能如此,那该多好!”这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言。
  2、情景音乐配诗词朗诵感染熏陶引入式。一次,我布置了一个课堂快速作文,题目是:爸爸(妈妈)的生日,你知道吗?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同学们认真审题,明确了各方面的写作要求后,我根据写此篇作文的感情基调,放了《感恩的心》这一首感人的歌曲,引导同学们酝酿情感,进入角色,听罢,有些同学趴在座位上,眼里噙着泪珠,开始了一篇不朽感恩作品的创作……
  此次作文,有些同学写了1500字以上,最少的也有800字,全班同学的作文都富有真情实感,作文等次远远高于平时。我想这就是进入角色带来的效果吧。
  3、影视短片感染式。前不久,我让同学写了一个作文,题目是:《我心中的英雄》,于是,我找来了有关电影《我的战友邱少云》、《董存瑞》,电视片《任长霞》,纪录片《从飞》等一些精彩的电影、电视短片,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一下英雄们的英雄行为,然后再让同学们开始作文写作,就自然好写得多了,效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除了以上三种之外,我采用的引导方式还有“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式”、“话剧表演切身体验式”等,根据不同的作文命题,选择不同的情感激发方式,让同学们真正进入写作角色,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是真正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就是作文的真实,因为作文贵在“情真”,以“情“取胜。
  大诗人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的,书读多了,写起来自然顺畅,如有神助,我今天也斗胆表露一下自己的心迹,那就是“行文入角色,下笔如有神”。我并非心高气傲,自比杜甫,因为这是我的真实感言。
  以上就是我近几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揣摩出来的作文教学模式,我感觉效果不错,为了更进一步拓展,我想,既然作文之前进入角色,能写出好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那么,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否也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呢?我们都知道,假如同学们在读文学语段时,也能进入状态,把自己当成是其中的一员,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分析阅读思考题,揣摩一下他们的心理,答案不就在其中吗?
  当然,这一项计划,还在实践验收阶段,我相信:只要能够进入角色,做任何事都会事半功倍!写作文不例外,现代文阅读训练也不例外。
  作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到底哪一种方法好,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只要适合你的学生的,并有明显效果的就是好方法。同一种方法,不同的老师操作,效果往往也会大相径庭,差异明显,所以,我们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情,寻找一种适合本班学生特色的良好方法,才是明智之举。
  黄树明,教师,现居广东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