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用文学的眼光解读《背影》

作者:郭春荣




  文学解读,意味着自由,它总是引导感情自觉地投入,鼓励心灵自由地飞翔。文学解读,意味着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对话,完全可以用欣赏、怀疑、研究的目光去审视作品。文学解读,不是只关注浮在水面之上的冰山的八分之一,而是更关注水中的冰山的八分之七,不是只取“花”而不取其实。这就是用文学的眼光解读文学。
  《背影》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出色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之所以动人心魄,是因为叙的是自得之见,抒的是自我之情,寓的是家庭沉浮。因此,我们要以文学的眼光来解读《背影》,透过父子之情,开掘作品深邃的社会意义。只有这样,才会发现水中的冰山的八分之七。
  
  一、破译“人生之谜”,烛照情“影”交融
  
  社会的变乱,人生的沉浮,政治的倾轧斗争,外族入侵的民族灾难……这些都可以通过作家的独特体验而交汇为某种特定的人生意义,并最终伴随着作家的审美发现而凝结为充满文学光芒、穿越时空屏幕的审美范式。既然是这样,那么,“文学的眼光”就应该是“审美的眼光”,就应该是破译“人生之谜”的眼光。一言以蔽之,所谓“文学的眼光”,就是伴随着强烈生命体验的审美眼光。
  《背影》用极为朴素平淡的笔墨,写了一个慈父的形象,表现了真挚而深厚的父子之情。作者写父亲,不是写他的正面,而是写他的背影。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角度来写,的确是别具匠心的。“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使一种浓重的感情气氛笼罩了全文。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父亲来信时,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开头呼应。作者对父亲背影的具体描写,一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这里写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写父亲去买橘子,另一方面写父亲抱起朱红的橘子往回走。另一次是父亲与儿子告别后,“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里消逝。
  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先写父亲去买橘子。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为了给儿子买橘子,他手攀、脚缩、身倾,才爬上月台。他手用力,脚也用力,身子还用力,可以说是用了全身的力气。从一系列动作里,看出他是全力以赴,心甘情愿。像这样爬上又爬下的动作,不用说完全丢掉了社会世人的架子,也完全丢掉了作为父亲的架子。由此可见,儿子在他心中的位置是无与伦比的。然后,又写父亲抱起朱红的橘子往回走的艰难动作。“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放下,抱起,他一点也不怕麻烦,这是爱橘子吗?不,这是爱儿子。这样写,作者还嫌不够,紧接着又追叙一笔:“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古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心理上的踏实感有力地映衬了“父亲”身处逆境时的失落感。1917年冬,“我”的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草公卖局长,也被解职。这个家庭遭到双重打击,家境日暮途穷。遭受的打击愈甚,爱子之情愈深。因为,他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其实,作者当时已经意识到这“人生之谜”,所以,当父亲走出车厢,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作者只淡淡一笔,“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却道出了自己对父亲寄厚望于下一代的淋漓尽致的感悟。眼中的“背影”消失了,心中的“背影”却更加清晰了。作品正是通过这平常的动作,朴实的语言,把父亲背影的“形”与“神”深深地烙在读者的脑际中。这背影,是凝聚着父亲复杂感情的背影,是家境颓唐中的父亲负重的背影,是对社会失望与对下一代希望碰撞中的背影。在教学中,如果就背影讲背影,学生是无动于衷的。只有用审视的目光,穿透时代的风云,才会微妙地发现形神兼备、情影交融的心灵之光。
  
  二、享受多维理趣,豁亮文本魅力
  
  文学的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统一定论去规范学生的阅读生命的实践。因为精神的统一只能是思想的专制和灵魂的缧绁。只有“多元解读”才能闪烁人的自由精神,才能豁亮文本的多姿多彩的魅力。不少教师往往把参考书中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对人物解读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学生对作品理解程度的唯一标尺。从而,导致了对一种认识标准的过分求同,漠视了学生在阅读思维上的个性差异,忽略了文本蕴含的丰富意蕴。一个“别里科夫”,历来的教参都将其定性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沙皇专制,是奴才,是鹰犬。其实,别里科夫算不上一个十恶不赦的人物。他只是以十分可笑、可怜、可悲的言行,铸造成为沙皇专制制度下被扭曲的小人物,他同样是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牺牲品。文本流露的只是轻松的戏谑与幽默的讽刺,我们为什么要以单一的主题来强加给“别里科夫”一个不公允的结论呢?同样,我们在解读《背影》时,如果仅仅从父子情深这一点来提炼作品的主旨,恐怕也是不公允的。
  读罢《背影》,读者不由得去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常的深情呢?是这位父亲性格软弱吗?不是。是他们父子间的常情吗?更不会是。这反常之情只是特定环境下的特殊产物。试看,父亲乍见儿子时说的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就透露了压在他们心上的巨石是什么。以后“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似是轻轻一笔,却道出了小资产阶级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的灰暗的命运。家庭的没落与父子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最后一节得到了深化。不是吗?当一个人对生活绝望之后,心灵的寄托只能是爱儿孙了。因此,作者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具体描绘父亲背影的同时,又以“我”的流泪为感情的补充,景和情相配合,情与影相交融,显得尤为感人。《背影》取材于家庭琐事,既表现了父子间的温情,更表达了当时一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不安中苦于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下对父亲的深刻理解和深深怀念之情。如果将其主题定格于“父子情深”,那么,主题的社会意义也就淡化了。可见,“一元论”解读文学作品,恰恰暴露了我们思维方面的许多苍白和浅陋。
  
  三、以情唤情读背影,以心验之悟背影
  
  所谓“文学解读”,其实也是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行为,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指向的是作家在体验中见出的深义、诗意和个性色彩。文学解读只有把学生置于这种价值世界中,让学生去寻觅、体悟、创造出自我生活的真义和诗意,这才是文学解读的美学蕴涵。作家笔下的人、事、物、景,构成了诗意化的情感世界。《背影》中的情感朴实而真挚。然而,教学中,学生往往漠然处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生缺少类似的生活经历,缺乏情感上的体验。那段对“背影”的描写,虽朴实无华,但情真意切。笔者每每教这篇散文,读到此处,眼眶里总是噙着泪水。因为想到上大学时,母亲为自己的行李一一查看,每件衣服都洗净,叠齐,一直忙到深夜。临行时,送了一程又一程,当我回眸母亲的背影时,我的眼泪扑簌簌地淌了下来……为什么学生偏偏不动情呢?原来是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不能体验作品中传达的细腻的感情。什么“美学蕴涵”都变为纸上谈兵。看来,用文学的眼光解读《背影》,还必须以情唤情,“以心验之”。于是,我一改先读后写的方法,变为先写后读,即让学生先写写自己亲人的背影:关爱自己的背影,艰辛劳动的背影,工作后疲乏的背影……再谈谈朱自清写的“背影”。由于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显然,效果迥异。这也算作是“移情”的体验吧。读者只有对作品中的人、事、物、景,倾注了情感,他的体验就超越了人、事、物、景的本身。
  郭春荣,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