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巧设疑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作者:欧阳海波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诸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故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计问题,优化教学过程,以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疑 引发思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精心设疑是帮助学生解惑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吃鱼没有取鱼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故教师备课时,要精心钻研教材,认识到学生既是你教育的客观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先帮助学生领会“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送土石”之艰辛,体会“移山”之不易。再紧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来领会这两个人物形象,突现愚公精神。在帮助学生疏通文章的基础上,教师紧扣“甚也,汝之不惠”一句设问,以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愚公真的很“愚”吗?智叟真的就很“智”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愚,智叟智。看到学生的激情高涨,教师来个顺水推舟,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一场现场辩论会:
  正方:“愚公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塞,出入之迂也’,他就是要解决交通不便的困难。而且他对移山所带来的好处也心中有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面对妻子的献疑‘且焉置土石’,愚公则是成竹在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那只能说是愚公的一厢情愿。因为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仅凭年近九十的愚公和落后的挖山、运输工具,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把山移走。这难道能说是‘明智’的表现吗?”
  正方:“尽管太行、王屋二山非常之高大,但是我们的愚公早已看到困难所在和解决困难的办法。我愚公年老了,还有后来人,‘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只要挖山不止,就能实现目标。”
  反方:“你愚公年老体衰,怎么就这样头撞南墙不回头?与其这样受挖山之苦,还不如移居它地。能说愚公不愚吗?”
  正方:“这是一种逃避困难的行为,不是我们愚公的本色,更何况智叟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只看到自然条件的不可改变,没有看到子孙的力量,人的力量,用的是静止的眼光来看问题,而我们的愚公却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充满信心,勇于正视困难。这是你智叟所具有的品质吗?”
  ……
  这样通过层层设疑,层层铺垫,使学生全方位地发散思维,教师启发在节骨眼上,学生就不难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文字描写,看到作者所要表述的文章的主旨,认识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勇于正视困难,人定胜天”的主题思想。
  
  二、讨论质疑 激发思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铺设道路,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辨是非,明真理。古人云:“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步。”教师应该在学生“无疑”而又不易领会的地方,抓住作者的潜意识,让学生讨论质疑,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把握文章的意蕴,从而领略作者的巧妙构思和深厚的艺术功底,这样就能从深层次发掘文章的意境,使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从而提高学生的评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紧扣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到咸亨酒店喝酒的有哪两类人?②他们这两类人喝酒的姿态各是如何呢?③孔乙己穿长衫却为何站着喝洒?④他既然很穷又为什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呢?
  前面的三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快地得以统一,但“他既然穷,却为什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呢?”却引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有的说他“懒”;有的说他“穷”;“懒”也好,“穷”也罢,都不是“他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个同学则说“孔乙己不肯脱下长衫”是为了摆阔气,这便立刻招来一同学的反驳:“又脏又破的衣服摆什么阔?”这时大家面面相觑,露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茫然。这时,教师搭“桥”铺“路”,及时加以点拨,大家想想:孔乙己的身份是什么?他受什么影响最严重?这样又激起了学生的思维:
  “他想表明自己是不屑与短衣帮为伍的读书人。”
  “他瞧不起短衣帮,自以为高人一等,会之乎者也,因而不愿沦为短衣帮。”
  “他看不起短衣帮,却又没钱与穿长衫的人一样……”
  教师再及时小结:是啊!大家说得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他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是一个典型的受封建教育制度、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己的思维会顿开茅塞,顿时活跃,积极思考,认识到孔乙己自命清高、为人迂腐的性格特征,了解了孔乙己的变态心理,理解到他的思想意识和经济地位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有所感悟,有所创见,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空间。
  
  三、比较设疑 开拓思维
  
  语文教学最后目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能力,而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一个提挈全文的问题,则能帮助学生追根溯源,开拓思维。如我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不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讲练,而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范进中举后生活境地怎样?人们对他的态度怎样?试从胡屠户、邻居、张乡绅等方面加以分析。
  同学们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不难看出:胡屠户贺喜慷慨,拿了七八斤酒,四五千钱。众人与他商量用耳光给范进治病时,他认为女婿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喝了两碗酒壮着胆子打了一下,不觉那只手隐隐疼起来。称范进为“贤婿”,高声叫“老爷回来了”……
  众邻不请自来,主动关心,极力帮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
  张静斋极意拉拢,与范进攀亲叙旧,馈赠银两房舍……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问:范进中举前生活境况、社会地位又是如何呢?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范进中举前家境贫寒,吃的是小菜饭,“猪肉可曾吃过两三回”……“住茅草棚”想去参加乡试,连盘缠也没有……地位也单微,胡屠户左一个“现世宝”,右一个烂忠厚没用的东西……
  教师再引用一副对联帮助学生领会全文意旨: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教师再风趣地说上一句:“中举前是蛇入地狱,中举后则龙跃天堂,难怪范进中举后要高兴得发疯了。”
  这样,通过周围人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比较,水到渠成地达到发展创造思维、提高辨析能力的目的,学生自然会体会到本文主旨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之下士人的丑恶灵魂。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索,认真探求的兴趣,可促使学生精读文章,深悟内容,能从新的角度、新的观点上认识事物,学会正与反、此与彼、前与后地看问题,进而产生独特见解,提高语文能力。
  欧阳海波,教师,现居湖南桂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