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语文情景教学例谈

作者:来文玲




  情景教学就是充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在语文教学也曾尝试过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创设情景。
  我在讲授《最后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一下上最后一课的情景,在上课之前我故意说《最后一课》具有双重意义既是我们上的课文,也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学生反应有点大,纷纷问我是否是真的,有的还落泪了。为安抚学生我很感动又诚恳地说那就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最后一堂课吧!学生怀着复杂的心情积极的配合,那一堂课效果非常好,就像小弗郎士,让我看到了许多学生的潜在的优点。
  这是我初次尝试情景教学,不仅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一下感情变化、心理活动的变化,积累了情感体验。事后很多学生日记中写到这是他们初中以来最难忘的一堂课。就此事我也反向思考了一下,情景教学不是随便就可以创设的,它是有条件的,如果不讲究条件,有时会适得其反。
  从这一次尝试过这种教学方法后,我进入了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授课,第三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在讲授此单元的课文时,学生对写景文章的兴趣很淡。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此时我又想到了情景教学。首先我将单元的课文打乱,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顺序来讲,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生活显示情景是创设情景的一个方面。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老师。“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创设生活情景,一方面可以把生活引入课堂,将那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有启迪作用的生活引进来,在这种思考中去推知或感受教材的情感和道理,去发展学生的时空,想象力,以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奇妙效果。生活再现情景的另一方面是将学生引入大自然,引入社会。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领略他们能观察到的大自然的方方面面,在自然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升华对自然的认识,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深厚感情。
  例如可以在明媚的春日感受《春》的气息。由于时间的误差,在讲此课我便采用另一种创设情景即图再现情景。我上完课后让学生从《春》中五幅图中选出一幅,作为画画的对象,学生对此非常高兴,也非常乐意去做,我想只要是用心去绘图的话所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少,对课文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在讲《夏天也是好天气》一文中,就采用了生活显示情景,首先武汉是四大火炉之一,所以学生对此是深有感触。上课之前我先让几位学生谈谈武汉夏天的感受,有的学生谈到闷、热,有的学生也从中外角度去说夏天的好可以去游泳,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说。在学生感受到夏的热闷之后,我便迅速导入新课,夏天给作者的感受是怎样?你们是不是有感?学生的兴趣被激起,讲起来学生也容易接受夏天的热闷,因为亲身体验过。至于“在夏天也是一种别样的生活”,要理解就可以创设一个假想的环境:你搬把竹椅在一处凉爽之地悠闲地躺着比起你每天匆匆忙忙上学,是不是又是一种别样的生活呢?学生在脑中想象这个情景,他们也会马上感受到确实是一种不一样的生活。这就将情景拓展了。因为由于学生年龄修养阅历等原因,学生对某些语句难以理解,此时就需要拓展情景。
  情景的拓展往往意味着学生理解层次的加深,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感情的升华,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情景教学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共鸣能产生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教学又是情感的教育,所以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实验,值得探讨的。
  来文玲,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