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中学生应多读经典

作者:杨佳君




  人类历史上许多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其影响得到世人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以《论语》和《史记》为例,粗略统计《论语》中的成语,有不耻下问、不亦乐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成语将近一百来个。粗略统计《史记》中的成语,有上百来个。看完《成语词典》可以了解半部《论语》、半部《史记》,这话一点不夸张。而且《成语词典》中也不仅仅只涉及这两部作品,还有《孙子兵法》、《三国志》等其他经典,涉及的范围几乎可以包容下中国古代经典的全部。《汉语成语词典》中注明来源的4600条四言成语,来源于上古至秦汉时期的占68%;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占15%;来源于隋唐时期的占9%;来源于宋朝时期的占6%;来源于元明清时期的占2%。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人文经典的遗迹,在成语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一部《成语》看出中国人文经典的半张脸。对于今天学业繁重的中学生而言,这是一条了解中国经典与文化的终南捷径,数量上,也是阅读经典的最低要求。在对经典的积淀程度上,高中阶段,至少要读完《成语词典》。
  经典的看头在哪里?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还提到一句话:阅读经典的用处,就是教人见识一番。那我们到底见识经典什么呢?经典的流传,大浪淘沙,最后能保留在今天的都成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对文学的解释上,高尔基认为“文学即人学”,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提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用来透析经典的看头在哪里。一个作家,只有当对人性有了深刻的洞察力,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打造出百年经典、千年经典。人文经典反映“世事人情”,光明抑或阴暗,都给予了揭示,阅读经典可以了解人、事、世,换角度思考人生,接人待物的方法,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人安身立命的智慧。本该说,了解经典越多,一个人就越聪明、机智、灵性。“书”为什么会和“呆子”牵连一起?很多人之所以贴上“书呆子”的标签,就因为他的看头摆错了位置,不是在“人学”,不是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上。由此看,经典的阅读要文史哲不分家,适当地要与历史和哲学结合起来,要有跨学科视野。比如,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有了对《孙子兵法》解读,理解就能够更清澈。当时中国的闭关主义、夜郎自大,犯了违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兵家大忌,致使吃了大亏,吃了闷亏,而非在于敌我悬殊、实力不济。此后对外有了一定了解,知己知彼了,清政府在中法战争的战场上就取得了胜利。跨学科视野,在学科学习上可以互补相辅,有了对鸦片战争个案的剖析,对《孙子兵法》的感悟又深了一层。
  全球化的最新力作,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有这么一句话,“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世界变小了,从小缩成微小”可见,当世界处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多元互动,经典的传播呢,也夹杂在这个动态过程中。这样,经典的阅读就也需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经典以及我们民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得优先阅读。在西方,有对西方传统英雄主义产生重大影响的《荷马史诗》、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德国的歌德、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俄罗斯普希金的诗歌和托尔斯泰的作品、印度泰戈尔的诗歌等等,这些作家与作品都对本民族和世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力,就值得关注。在这里,可以按国别的形式来规划阅读,西方各个大国在全球化中把握着文化“话语权”,印度和中国由于历史的久远,文化的丰厚与独特,同时在今天的全球化进程中日益重要,将有更大的文化“话语权”,这些是我们阅读世界经典之前的必要认识。世界人文经典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没有必要一一细读,只需读个别有文化影响力的著作即可。
  在我国,如《道德经》、《老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论语》、《三国演义》等,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力,代表着中国文化,这些就需要我们去优先阅读、深入阅读。
  杨佳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