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化传承

作者:骆怡龄




  当计算机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大时代。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又面临着失却个性自我,被文化潮流淹没,并消亡的危机。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汹涌而至的波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的民族精神是在千年文明的基础上传承的,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式的英雄人物。被困匈奴十九年而不失气节的苏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精忠报国、写下千古传诵《满江红》的岳飞,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延续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反观当代,我们的国家未来的栋梁,生活无忧而缺少抗击磨难的勇气,更缺少关怀他人、关心国家的精神。通过语文教育,让传统的中国文化精髓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培养他们的人文意识和民族责任心,使他们的文化修养以及思想道德得到提高。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的统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的历史证明了分则乱,合则治,合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而千百年的“合”,大多是以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为基础的,无论外界怎么样去割裂我们的民族,我们体内的血是不会变化的,因为历史早已经给我们烙下了——“中国印”。香港回归十年的繁荣稳定,反映出我们国家实力的增长,而更多的却是因为我们那亘古不变的中华血脉。现在有人妄想将台湾割裂出中国,其借口不过是所谓的“两个中国”。让我们仔细地想想,我们却是同宗同祖的亲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截然不同,我们的祖先一向支持民族之间的融合,从古至今,汉族和其他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十分密切,终于形成了现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中华民族。教育要从小抓起,语文是最基础的教育,她教我们为人处世、教我们爱家爱国。我们呼唤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紧密团结,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早日完成民族统一大业。
  再次,民族文化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最好武器。从西方入侵中国第一天开始前,西方人就觊觎我们的宝贵遗产,虽然现在国际形势以和平为主潮流,但是西方的侵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从赤裸裸的攻击抢掠到现在的文化侵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在用一种新的手段来打击我们这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近些年外语学习在我国成为一股热潮,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的学习已经普及到一个学生成长教育的全部过程,更不用说我们身边多如牛毛的各类外语考试了。难道我们每天每个人都必须使用这些外语才能胜任我们的岗位吗?诚然,学好外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可是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只会一味地接受知识并不懂得筛选,而他们从小学习的内容却最能够影响一生。教育有很强的延续性,这样的教育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我们很难想象将来的中国会是个什么样。面对文化侵略,我们要用自己的文化来抵御。新的世纪是属于中国人的,我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不能在盲从于西方,须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教育是立国之本,我们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正发展,向世界展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种伟大的文化,要让我们千年的文化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语文教育在这样一个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古典诗词的教学入手来对学生进行传统民族文化的积累和熏陶。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习古典诗文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鼓舞了无数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革故鼎新;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浩然正气,曾激励了中华儿女面对淫威,威武不屈,视死如归。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在当前信仰危机、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文言诗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的特殊性,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培养语感,丰富积累,语文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来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诵读古诗文的重要性。古人写文章、作诗注重音律,文言文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而诗词曲赋语言的精美更不待言。唯有大声吟诵、熟读至背,才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内涵,领略古今相通的永恒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特色,丰富积累而形成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明确了诵读的重要性,就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其中,品尝大量诵读带来的甜美滋味。
  第二、明确目标定任务。为了克服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指导学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议,认真制订诵读计划,确定诵读内容:《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中短小精悍的篇目20篇左右;《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耳熟能详的篇目20篇左右;《初中生必读古诗文》中较浅易的篇目;《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部分诗词以及校本《经典诵读》中诗词警句。
  第三、搜集整理,展示成果。在学生养成自觉诵读古诗文习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卡片或笔记本摘录名言佳句。一张卡片摘一条名言或警句,注明出处,备引用时查对匡谬,务求准确。笔记本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到一定量后,再按主题归类:如勤学篇、爱国篇、忠义篇、励志篇等上传到各班设计的“亲近经典——阳明中学‘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交流在线”网页上,实现资源共享。
  第四、评价学习效果。每个学生拥有一张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竞赛)次数和成绩(态度)以及荣誉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
  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关系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加强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使语文教育丰富多彩,不再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还增进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努力在学生灵魂深处,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骆怡龄,女,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