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阅读议论文应从其特点入手

作者:王 丽




  议论文就是阐明作者观点或主张的文章,表明自己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通过阐述、论证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一、阅读议论文的知识要点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此外,还要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
  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提出,有的文章在引述一段话或一件事后才提出论点,有的文章全文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
  2、论据。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论据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一类是道理论据(马列主义理论,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理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议论文中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必定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都是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真理。充分地理解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和这些理论所阐明的道理,能帮助我们充分理解论点。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地把握论点的不可忽视的基础,也是对所找论点是否正确的最好验证。
  3、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直接影响着议论的说服力。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中,要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得更有力,更生动,更形象。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4、结构。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式结构,即“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模式。也有的议论文是“总——分”式或“分——总”式结构的,这样的议论文较为少见。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并列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以表达方式的变化划分为“记叙——议论”两部分的结构等。
  5、语言。议论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严密,感情鲜明。要重视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议论文的思想感情离不开中心论点,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及反语、感叹、祈使、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的表达作用。体会议论文的语言,更重要的还在于注意理解和分析句间、段间的关联和联系。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因此对句子的理解和搞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对段落理解的基础。各段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又都是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所以对文中重点段落的阅读,搞清重点段落与其它段落之间的关系,就带动了对全文的阅读理解。
  
  二、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及训练要点
  
  1、整体把握,理解文章内容。阅读议论文,先要通读浏览,辨识论证方式(立论或驳论),明确论题,了解文章大意,进而概括文章内容,找准或归纳文章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理解论点含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结构,归纳段落大意。
  2、精读细品,感受议论特色。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辨识分析文章各部分所运用的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及论证方法(引证、例证、喻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重点段落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品味议论文语言准确、严谨和感情色彩强烈的特点,理解和分析句间、段间的联系等。
  3、联系生活,注意答题技巧。《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在7-9年级的“阅读”中特别提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题中往往有一些开放题,如“联系自身经历,谈谈你(对文章某观点)的看法”“读了本文,你有何启示”“结合文章,自拟一句警语”“举例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等等。答此类题,需要联系自身经历或生活实际,并注意一定的答题技巧,如赏析类的题目可采用“指出特点——列举例子——分析作用”的三步法答题。其实这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和技巧,不仅仅适合于议论文,更适合于所有文体。
  王丽,教师,现居湖北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