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诵读教学与语感培养探究

作者:胡义儒




  一、走出语文教育的一些误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各种“时髦”现象应运而生,其一:一味追求多媒体,多媒体以其图、文、形、声并茂的特有优势走进了课堂,因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显著作用而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现实生活中,评价一堂课如果不使用多媒体,似乎就不先进、不新颖,更有甚者,在优质课比赛中,如果没有多媒体,将会一票否决。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应依据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而定,不能一味追求;其二:讨论走过场,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尝试着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讲的内容越来越少,学生动得却越来越多。当然,讨论就成了教师们看好的绝招了,一堂课下来,看似热闹非凡,收获却甚微。本人认为,教学中,教师应适时捕捉契机,该讨论则讨论,不该讨论的千万不要粗糙滥用。既然让学生讨论,就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地去讨论,以发挥讨论的实效,同时教师还应加强指导,以避免讨论变成借机闲聊;其三:问题泛滥,创新学习的关键是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活跃课堂氛围。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倒是提得不少,可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千篇一律,毫不取舍地随学生问题转,长此以往,语文课不就成了“答记者问”了?出现这些现象,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结果,对待这些“时髦”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去否定它,也不能过分地去强调它,而要正确地去运用,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问心无愧了。另外,做题式教学成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应对各种考试,对学生搞“题海战”,以做练习题代替教学,为了做题而肢解课文,学生对文章没有整体感知,在有的学校甚至听不到读书声,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的最大的一个误区。为了对文章有整体感知,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得加强对学生进行诵读教学。
  
  二、加强诵读教学是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读书重在理解和运用,一篇课文不必反复吟诵,不必死记硬背,只要弄懂其大体意思就行了。果真如此吗?汉语的特点之一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且与今日的口语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积累语言全凭理解就很有困难。传统的方法是在记忆力最佳时期,即中小学时期,挑选名篇,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甚至背得烂熟;在此期间不多讲授,也不求全然理解,只要背得多,能整体感知就行了。这一教育方法使很多人受益,为以后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象学家竺可桢,研究气象学、物候学常借助古典诗歌。建筑学家陈从周,从事建筑学研究之余,写出了《书带集》、《帘青集》等散文集,文字“如晚明小品,清丽有深味”,宛然一代散文大家。陈从周教授在回忆他读书的情形时说:“当时孩子的读书任务,说得简单点,就是背书、写字,看来似乎是原始,但今天看来,比电脑、录音机、录像机等都先进,因为通过这样的训练,知识都为我所用了,什么办法也拿不走,所以我后来能逐渐领会书中的内容,又不需要检书而信手拈来,也不用仪器来画字,也不用复印机来代替抄书,我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天下有许多事看来似乎是愚蠢,但反转来又觉得先进。童年至青少年时代,记忆力最好,我们要用它,是有好处的。”陈从周教授晚年著述颇丰,与其早年背书是分不开的。老舍先生说过,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有人说多诵读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试想一下,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并没背多少东西,他们的负担何时轻过?卷子一套一套地做,且不说它有没有用,学生陷入题海战是不是负担?如果说诵读的名篇佳作是金子的话,做的那些练习是什么?石头!要金子还是要石头,还需多说吗?
  
  三、在大声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是一种眼、口、耳、脑等多种生理、心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合作的阅读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声朗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的各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因而学习的效果也就越高。我们只通过视觉去看书,大脑获得的信息就比较单一,甚至会遗漏或差错,当我们开口诵读时,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而理解记忆对记忆的保持就不可能做到。我们追求“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这样的境界,这是依赖于有声朗读的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是这道理。巴金说,他在背诵二百篇后,文章的谋篇布局也大致清楚了。因为通过大声的朗读,可以让我们借敏锐的感受能力,去直接领悟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就有了对整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微观感受,也就是有了语感。而复杂的抽象的分析、综合、概括则是很难培养语感的。有了语感记忆就有了基础。有的人一念文章就能给人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感觉;在生动的朗读中,语言文字中的形象、情趣、韵味就能显现出来。这便是朗读的魅力。特别是教学诗歌,冗长的分析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声情并茂的去读,才能使学生对作品引起共鸣,很快进入状态。总之,反复大声朗读有利于疏通文字,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记忆力,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意韵情趣的整体感悟和把握,更有利于作品的长期记忆。
  
  四、在训练诵读能力中感悟语感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各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和强弱之中,通过诵读训练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通过朗读成诵,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能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心田,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诵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用有效的方法训练学生。
  1.培养诵读的兴趣,创建诵读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积极创建诵读的氛围,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消除学生对诵读的畏惧感,树立充足的信心,教师在课前的示范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自己的肚内有“货”。因此,每次我在教要背诵的篇目时,我总是先诵读一遍。每当我背完后,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背书的热情相当高。这样,使学生觉得背诵是挺容易的事,从而不再有畏惧感,背书的信心就产生了。同时教师的示范除了在课前外,还应把握火候,也就是说,当学生读到七成熟时,还应作示范,进一步引发其兴趣,增强其信心,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有关诵读资源培养诵读的兴趣,如录音、配乐诗朗读、影视朗读等。
  2.注重诵读的技巧。
  首先,要注重语音的轻重。表现凝重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字要重读;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要轻读。
  其次,要注意停顿。如诵读蒲松龄的《狼》中的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学生最容易读成“其一犬/坐于前”那是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不懂古今词义和词类活用而造成的,这类问题教师要注意和纠正,在示范朗读时要特意点明。
  第三,要注意语气和语速。语速的快慢取决与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通常表现欢乐、愤怒激情的语速要快;表现忧郁、痛苦心情的语速要慢。另外,语调要抑扬顿挫,总之,“激情处还它过激昂,委婉处还它过委婉”,避免“千文一腔”。
  当然,课堂上朗读的时间是极有限的。我们就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来加强记忆。欧阳修提出读书有三上:“马上、床上、厕上”。这是对背书经验的深刻而又明白的总结。也就是说会读书的人能巧妙利用生活中闲暇时光,争分夺秒地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生活的闲暇时间,心情放松,脑子比较清醒,无什么杂念,因而也最有利于记忆。在教学实验中,我加强了诵读教学,学生语感比较强,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成绩。
  胡义儒,教师,现居四川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