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品读《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美

作者:石丽媛




  《天净沙·秋思》有“秋思之祖”的美誉,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经久不衰。这首诗以区区28字就勾勒出了一幅悲怆凄凉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游子们羁旅漂泊的心绪。这首元曲小令由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悲秋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
  
  1.言简意赅
  
  其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不用夸张与典故,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游子思归图景。这幅图景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不愧为言简意丰的佳作。
  
  2.动静结合
  
  成功地运用映衬手法是诗的又一特色。作者将“流水”与“小桥”“人家”相映,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色彩上,一面是秋日里灰暗的枯藤、老树、昏鸦,一面是落日金黄的余辉;“小桥流水人家”与“断肠人相映,即清雅、安逸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更添悲愁。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情景交融
  
  这首诗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描述了天涯游子凄苦悲怆的内心世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悲凉色彩,与游子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把有形的事物注入无形的情感,形象生动。《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杰作。
  这首小令音节和谐、情景交融,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誉。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较高的艺术成就。
  石丽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