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让作文讲评成为师生和谐的对话

作者:刘慧芬




  新的写作理论认为作文讲评至关重要,而且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参与,是作文讲评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参与,作文讲评才够鲜活。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品味作文,分析得失,推敲词句,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
  
  一、点击佳作 交流体悟
  
  每一篇作文都是孩子们的心血,或流畅淋漓,或绞尽脑汁,一篇篇习作都是孩子们用脑力劳作而成的珠宝,对孩子们来讲,自己的作文是极其珍贵的,是极其渴望得到关注与赏识的。我认为,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是讲评学生作文的第一原则。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也希望借他人的作文来衡量自己作文水平的高低。
  在作文批改之后,我通常把学生一致认为不错的几篇文章打印出来,分发给全班学生。在上讲评课时,让学生选择他认为最喜欢的佳作,并说明原因。一反平时总由老师来判定作文的优劣,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喜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效果不错。在一次以“关注生命”为话题的作文批改后,学生们选了两个班的五篇佳作,在课堂上进行了点击与交流,过程片断展示:
  学生1:我最喜欢黄夕婧的《打发根里感到快乐》,她对儿时的长发所带来的快乐,描写很逼真,勾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她写到父亲把自己倒着悬在空中的情景时说“此刻我任由自己的头发垂到地上,然后跟着爸爸的手有节奏地左摇右晃。直到我涨红了小脸,他才把我丢到沙发上”写得太生动了。
  学生2:我比较欣赏胡浩然的《城乡之间》,显然他很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对于一个外来民工描写得如此细致而深入,非常难得。
  学生3:我也喜欢《城乡之间》,他写民工喝半瓶啤酒时说“他手中夹着一支劣质香烟,脱下鞋子把脚伸到桌子上,身子略略地向后仰去。身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酒味,而把着横斜的烟的大手正好半遮了那张通红却显疲惫的脸”。很形象,如见其人。
  学生3:我喜欢《打发根里感到快乐》的结尾:“一头乌黑的头发始终能让我无比快乐,而我喜欢这种快乐的感觉。头发之爱,同予者何人?”简洁而隽永,化用了周敦颐的话,平添了生趣。
  学生4:我最欣赏肖纳的《小C正传》,我喜欢她的这种叙事的形式,小C 这一人物太典型了,她得知老太太是医院院长的母亲之前与之后的强烈反差极具讽刺意味。
  ……
  这里有思想的火花,有表达自我的畅达,有被人认可的愉悦。
  
  二、面访作者 沟通心得
  
  每篇文章的构思都有一个过程,每篇佳作都有亮点,每位擅长写作的学生都有他个体的经验。于是便有了“面访作者,沟通心得”的想法,让学生提问佳作的作者,作者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各个角度的问题。希望通过展示与交流,将学生的作文作为一项成果与同学一起阅读、分析与评价,让学生在欣赏、体会别人的佳作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通过实践,我们形成了一种“记者招待会”式的沟通形式,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点燃了学生的兴奋点,且应对自如:
  蔡依点击胡浩然:“你的《城乡之间》运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你是怎么做到写得如此细致的?”
  浩然:“首先是在我楼下真的有这样的民工,他们的生活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我看到了他们的艰辛,我很同情他们。文中的几处细节都是我亲眼所见,在现实的基础上稍作加工罢了。我想,细节的生动需要用心。”
  倩瑶提问蔡依:“你的《叮咚的风铃》中有一句‘既然它一心向往自由,就让它飞吧,让它回到亲人的身边,一起翱翔在蓝天中,一起飞向那苍翠的鸟的世界……’其中最后一句似曾相识,是不是有所借鉴?”
  蔡依:“这里的‘一起飞向那苍翠的鸟的世界……’一句来自于前次我们一起读过的牛汉的散文《一窠八哥之迷》,我很喜欢那篇文章。我所表达的情感与牛汉有相通之处,我想同样用这一句表达我对鸟儿的祝福。”
  也可以是一篇佳作,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提问。针对黄臻曜的《有梦真好》,过程展示:
  俞玮:有关金字塔可写的角度很多,你为何要选择法老来写,有何深意吗?
  黄臻曜:埃及是我时刻向往的地方,历史的曙光照亮了金字塔,无比尊贵的法老是古代埃及权力及地位的象征。我梦想着走近法老,法老的微笑无疑给文章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让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更令人神往。
  陈扬帆:你的文章分三个片断来写,分别是丽江、金字塔、布达拉宫,你在构思的时候是怎样把它们连成一个整体的?
  黄臻曜:我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想到这三者主要取决于我自己的意愿。我梦想漫步丽江边,是向往一种洁净和清澈;我选择埃及是因为我喜欢那种神秘与古老;我对布达拉宫的描写,是因为我渴望那湛蓝而广阔的天空,让我的内心宁静。这三者有共通之处,那就是都给我美好的感受。
  王超:这篇文章,你采用的是你所擅长的横式结构,你能不能跟我们谈谈横式结构要比较出彩的话,应注意什么?
  黄臻曜:就我的写作经验而言,我觉得横式结构的开头要精彩,最好能领起下文内容,如果运用小标题,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和谐,给人的整体感要强一些。比如我的小标题:梦随丽江——悠长;梦牵埃及——遥远;梦飞布达拉宫——恬静。显得相对工整,和谐。
  
  三、众说修改 求精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讲评完全可以给学生交流反馈修改过程提供展示平台。
  交流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使学生修改能力不断进步。学生习作的修改过程明朗化,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供借鉴。同时也让学生们明白,写作不应该是随意而为之的,佳作来自于不断推敲,精益求精。
  这样,当学生掌握了修改的角度与技巧,便能自行推敲词句,揣摩行文。
  修改过程展示:
  例如胡浩然:“原来我的《城乡之间》中没有民工据理力争一节,似乎还不能体现人物形象的丰满。后来我想用这一情节表现民工在人格上的低下,运用对比以及神态与语言显露他的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附民工据理力争一节:那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傍晚,阳光依旧很亮,楼下聚了好多人。只见一男子立在中间,那嵌在橘红色短袖前的英国“金狐狸”标志特别扎眼,再加上那件绿底大红花的沙滩裤,让我想起戏台上那绚丽的袍。右手的食指在飞溅的碎沫中不停地挥舞着,斜歪着头,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手机就是你们偷的!刚才没别人。你们这些外路狗,没见过手机啊?啊!”“你才是狗!我没偷!凭什么说我偷!”我分明看到了他脖子上暴起的青筋,我分明感受到了那声音里充斥着的力度与愤慨。“这些外路人啊,越来越不象样了,看到什么都想要。唉!”旁边一老太太一个劲地只摇头。——胡浩然)
  也可以在其他同学的提示下进行修改。
  如虞健引的《虔诚地,我们守望着》的片断一:
  “思绪穿过时间的隧道,眼前是一位清秀的女子,倚着栏杆,望着远处驶来的船只,她默默地望着这一湖秋水,她守望着,她盼望着她的归人,她守望的是一份纯真的爱。”
  方园:我觉得这一片断语言是不错的,就感觉有点意犹未尽,是不是应该加上一些描写?比如对女子的神态及心情,或者环境的渲染,那样会更引人入胜。
  何牧归:这里最后一句用“纯真的爱”,不妥当,应该是“真挚的爱”。
  修改之后:
  “思绪穿过时间的隧道,眼前是一位清秀的女子,登楼倚栏,望着远处驶来的船只,但过尽千帆皆不是,只等来斜晖下一池悠悠的秋水。她柔情的眼神专注地望着前方,看着船只慢慢地消逝在斜阳的余辉下,这望了千百次的天际边的落日啊,这等得让人心碎的帆船,何时才是尽头……她在守望着,她盼望着她的归人,她永远的守在他们相约的楼台之上——她守望的是一份真挚的爱。”
  我始终认为,理想的作文讲评应该为孩子们开辟心灵的家园,为孩子们铸就生命的亮丽!对语文教师来说,就是要让讲评成为学生作文的一面镜子,其优劣得失都从中反映出来;让讲评成为学生对话的平台,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和欲望;更让讲评成为通往心灵自由的“理想国”,催发学生的写作才情。
  
  刘慧芬,教师,现居浙江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