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语文课堂不能没有读书声

作者:严 军




  在有书可读的语文课堂上,我难以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读书的时间他们窃窃私语,听课的时候他们默默无语。他们怕读不好,还有学生说“读书”无用。这样的一种语文教学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惑着我: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呢?也就是如何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并从朗读中得到乐趣呢?
  我在这方面曾经做过多种尝试,但效果不明显。由于许多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形成的读书不张嘴的习惯,现在要让他们认真、主动地“读书”,并把书“读”好,除了教师要有耐心之外,还必须要有一种对语文课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有时候,我花了好大力气、保持了足够耐心之后,面对启而不发的学生,我也走过语文教学的老路,那就是靠教师的空泛分析或“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来完成教学,至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
  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为了让更多学生敢于“读书”,从“读书”中体会到快乐,我向学生说明了我的语文授课方法:一篇文章,学生能够按照我的要求读下来,这一课就算学习完了。我的方法和要求是这样的:
  第一步: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我更多采用亲自范读来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有时候,一篇文章需要范读好几遍,直到学生听后有了“感觉”为止。我为什么这样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认为应该怎样读、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读。
  第二步:要求学生试读课文。首先的一个要求是声音要洪亮,能在同学中间自信地读出声音来,不是扭扭捏捏。为此,我曾经带学生到河坝大堤上去读《黄河颂》,在中秋节的夜晚对着明月读“明月几时有”,等等。第二个要求是表现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力求声情并茂。第三个要求是控制好时间。我在范读课文的数遍中取出一个平均时间,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时间进行朗读,前后控制一个允许误差时间。整个试读过程中,穿插讲解字词、领会字词的含义、对字词正音和必要的朗读方法指导。这一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有足够的耐心。
  第三步:由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读,能不能换另外的读法更合适些。那么,学生经常回答的是:这样读,表达了(或者表现了)什么,等等。在阅读的比较和争议中领悟到了文章的含义和情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说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分角色来读,可以站着读,可以边走动边读,还提倡加入动作,有点把小说变成了话剧的味道,读好了、演好了,课文的含义也就不用多讲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他们的参谋、顾问,不再是领袖或者权威了。学生非常愿意接受。
  比如在教学诗歌的时候,通过我的范读确定一首诗的朗诵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朗诵完,时间不能多也不能少。很多学生往往是读快了,读完了还不知道读了什么,从而没能够把诗歌的情意表达出来。我说,你们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自然就会慢下来。学生按照我说的做了,确实慢下来了,而且能告诉我刚才看到了什么。
  通过一段时间(大约一个月)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变得自信了,盼望上语文课了。大多数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不同的题材,可以很自然地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适当的选择,具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读书”变得积极了。
  我认为,作为老师,教会学生朗读,不仅仅是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至情至理的艺术境界,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意中之情,让审美主体(学生)发现、认识、感受和欣赏到审美客体(课文)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乃至情感美,从而使课堂开放而有活力、焕发出审美的光辉。
  严军,男,教师,现居湖北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