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诗歌《客至》的景与情

作者:苗应奎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此诗作于作者入蜀之初。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杜甫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边盖了一
  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此后不久,在春天的一个日子里,忽然有客来访,且来客还是作者做县令(即明府)的舅舅,这自然使诗人格外欢喜。于是欣然命笔,记下了这次“客至”的经过,并在诗题下注明:“喜崔明府相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诗一开始便展现出一幅碧波粼粼、白鸥翩翩的明丽如画的江村春景,既点明了时令,又勾勒出住所的自然环境。一个“皆”字,突出了春水环绕的江村的特殊风貌。而这些,也是“客至”的时间和地点。诗人在饱经忧患乱离之后,来到这地僻人幽的江村,每日以自然为伴,与水鸟相亲,这些都使诗人感到快慰,但这种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久而久之也难免让人感到寂寞。处于孤寂之中的杜甫,忽遇故人相过,其喜悦之情自不待言。所以“群鸥”一笔也是起兴,自然地引出客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扫,蓬门常关,可以想见诗人平日的疏懒闲澹和门庭的冷落,来客的稀少。至于特别点出一向懒扫的花径今日也不曾缘客而扫,旨在说明主客之间的不拘礼数,可见二人关系的密切;强调平日常关的蓬门今日为君而开,意在表现主人对客至竭诚相迎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一个不扫花径的细节和一个打开蓬门的动作,便生动地写出了客至所带来的空谷足音之喜。
  客至则需款待,但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用“盘飧”、“樽酒”待客已嫌简陋,更何况“无兼味”、“只旧醅”,这样的招待委实简朴到了极点。“市远”、“家贫”是互文见义,点出待客如此简陋的原因。来客尚且如此,可见诗人平日生活的窘困。尽管无珍馐美味相款待,诗人却坦然告以实情。虽然只是“盘飧”、“樽酒”,在诗人已是倾其所有,由此可见主人待客之殷勤。
  接下去应是叙主客对酌,不料诗人却轻宕笔锋,转写欲邀邻翁同饮:“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在文字上可说是峰回路转,别开境界”(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在内容上仍紧扣“客至”,有客则须陪,乃人之常情。这不是在讲究什么虚文俗套,这两句完全是作探问的口气,语调是那样的亲切和随便,完全是主随客便的口吻。然后并不作答,便戛然而止。但对方的回答读者是可以想见的,因为在主客如此亲切融洽的气氛中,是不会计较什么县令与野老的尊卑界限的。
  一次平平常常的客至,一顿简简单单的招待,从留客款待到邀邻陪客,在杜甫笔下就是这样既平淡无奇又富有情趣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苗应奎,教师,现居江苏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