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利用三段教学法搞好语文教学

作者:吴耀康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想学、会学、好学的社会人,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每人都具备立世之本,成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
  为此,我们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之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才能。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以上能力,应从想学、会学、好学三个阶段入手,循序而渐进。
  
  一、想学(学习动机)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老先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习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办事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都取决于教师的激起能力,用得恰当,能够激起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首先是激趣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激趣引题。
  一堂课开始,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都不很集中,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求知兴趣。教师一般可采用电教媒体、讲故事、做游戏、举例子的方法来引入新课。
  比如讲授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我就是讲自己的教师的故事,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姓金,他生活俭朴,治学严谨,不拘小节。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初二几何老师有一次来上课时,裤脚一只卷起,一只没有卷,他进教室引起全堂哄笑,都以为他上课不会怎么样。可是,一堂课下来,没一位同学不伸颈侧目的被他条分缕析的授课情景所吸引,没有不伸出拇指夸赞的,真是人不可貌相。
  针对课文,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学生兴趣大大提高。一开始就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2、设疑激趣。
  一堂课讲下来,肯定会出现不少疑难,南宋思想家朱熹说:“勿学无以质疑,勿疑无以广积。”说明设疑之紧要。学生要增加知识,就必须激发学生疑问之兴趣。
  例如教授《观潮》一文,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趁机提出:钱塘江潮为何会如些雄伟、奇特,同学们争先恐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已知领域,增加了课文的知识含量,激发了学生兴趣。
  
  3、结语激趣。
  一堂课结束,只能算是求知的一个阶段,更为重要的还是在课后的知识运用当中,此时,如果能布置一些趣味性的训练,来加浓学生兴趣,是很有作用的。
  例如:七年级语文第一册,开篇就是《我》这篇课文,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篇练笔《我这……》,要求填上自己的属相加性质特征,写一篇自我介绍。班里的朱杰永同学写的《我这匹野马》,文章写到:“我是一匹马,厩关不住,无缰绳的马,连我父母都难以管束”,一位顽皮、喜动的同学形象跃然纸上。那次练笔效果较好,有好几篇在校报《永康四中》上刊出。
  一堂课,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围绕学习内容,时时点燃思维火花,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走完“想学”的初级阶段。
  学生的激情有了,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会学,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自然进入学习的中级阶段——会学。
  
  二、会学(学习方法)
  
  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能自主学习各种知识。怎样来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应是教学工作的重点阶段。要完成这一任务,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穷理”“笃行”。
  南宋思想家朱熹主张“以‘知’来指导‘行’,用‘行’来提高‘知’”。实际上是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穷理。所谓“穷理”是指在学习中有一种追根问底之精神,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问几个怎么样?直至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探究来了解,这样我们的学问才会更全面,知识才会更完全。我们学习万不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境地。
  例如:教授韩愈的《马说》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后,要求学生思考:①本文是说马吗?②为什么要说马?③本文旨意是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追问,我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会更全面了。
  所谓“笃行”是坚定自己的行动,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不断奋斗,使之取得应有的效果。
  办任何事情事先都应有计划、有目标,只有具备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的行动才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也才会真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将事情办好,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有成效。
  如教学《观潮》一文,设定的学习目标有三:a、疏通文字,理解文意。b、了解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奇特之特征。c、探究钱塘江潮形成之原因。制定目标,完成目标,均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目的。这符合教学规律,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有了目标,学生兴趣盎然,热情提高,故此,学习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
  
  2、循序渐进,摸索规律。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达到至千里成江海之目的,须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教会学生会学,成为自主学习的创新者。
  循序渐进,是做任何事业都须遵循的原则,“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根基,就不会有万丈高楼,故此,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运用水平,最终达到能自主学习的目的。
  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授学生以渔。孟子说:“授之以鱼,岂如授之以渔”。要渔,就须摸索鱼之活动规律,盲目而渔,将是徒劳的,我们的学习也应如是。例如学习文言课文,事先应告知学生一些语言现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等。说明这些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前提条件,等到学生了解了这些,学习起来就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了。以“之”字为例,①“之”字一般是结构助词“的”,一般在代词或名词之后,而“之”的后面又跟着名词,此时它就是此义;②“之”字作代词,指事、指物或指人,一般译为“它”、“他”,此时“之”字一般在动词的后面;还有较特殊之意义。③“之”字作动词用,译为“去、往、到”,它一般在无动词的句子中。④“之”字作助词无意义,它有三种情况:a、变句子为短语,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B、提前宾语标志,它较为少见,且形式也较为固定。C、凑足言节,主要在朗读上口,有韵感的句子里。
  掌握好种种规律,寻找出其异同,学习起来就方便、有力得多了。
  
  3、因材施教,均有提升。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资质、志趣、知识水平、家庭影响肯定存在很大差别。作为良师就应针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古代圣人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讲的就是此意。
  我们的学生水平高低不齐,作为初一新生,作文成篇都难,回答问题语无伦次的学生是有的,对他们若采用与其他学生同一尺度去学、去教,我想他们是鸭听天雷,而我们的教学是对牛弹琴。如何让他们也学有所得,这就让我们有所取舍,实行因材施教。
  
  三、好学(好学习惯)
  
  列夫·托尔斯泰说:“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此语道出了智慧之重要。何谓智慧?智慧就是用科学知识武装的脑袋。人一旦没有科学知识,那么他就是现代文明的瞎子。
  作为学生,要有科学知识,就必须要养成好学之习惯,终身学习,其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社会发展之需要。
  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从生食爬行到熟食直立;从结绳记事到文字产生;从步行乘舟到飞机火箭,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无一不是科学知识所起的作用。如若一个人不去自觉接受新知识,那他必然适应不了现代文明的社会环境,会遭到社会淘汰。
  为此,作为现代文明的社会人,就应以最快速度,最少时间去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学得最多,学得最好。尽快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现代科学文明的倡导者。
  
  2、自身生活之需要。
  人是社会生活的表演者。不同的人在社会上充当不同角色。假如你要成为社会的创新者,你不用科学知识去充实头脑,那么,你必然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遭到社会遗弃。
  我们学生是二十一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的主力军,担负着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重任,要完成此重任,不去刻苦钻研,不去开拓自己的未知领域,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的生活也就得不到改善。
  故此,作为当代的青年学生,为创造新生活,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3、环境适应的需要。
  一个人能改造环境,反之,环境也能影响人,改变人。
  当今社会,各项事业都突飞猛进地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们的学生,要跟上社会环境的变化,就得持之以恒的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例如,现在的环卫工人,是社会上最底层的劳动者,对他们的文化要求还不高,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是,当社会再发展十年、二十年,我想清洁工的清扫工具不一定是把扫帚,一只畚斗,加一辆三轮车吧?如若用电脑控制,工人只要在室内指挥,到时没有电脑知识,那么你就连清洁工都当不成了。连最起码的清洁工作都不能干,你还有何事可干?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失业是可耻的,下岗是无能的表现,你连工作都没有,你还有何脸面生活。你若没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你是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学,首先应启发学生明确学习动机,为谁而学,传授学习方法使他们会学,学得好。最后是明白学习之意义,懂得自觉学,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肯学习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吴耀康,教师,现居浙江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