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 作者:刘芹


第二节 鼓舞



  中国从原始社会的“土鼓”,到后来流行于各地的不同质料、不同形态、不同用途的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鼓的家族。以质料论,有铜鼓、木鼓、皮鼓等;以形态论,有大鼓、小鼓、长鼓、短鼓、建鼓、鼙鼓、扇鼓、铃鼓、单鼓、腰鼓、手鼓、龙鼓、象脚鼓等。鼓与舞很早就已建立起不可分的联系。

  击鼓而舞,在秦汉时代已有“盘鼓舞”、“建鼓舞”、“鼙舞”等舞种。到了宋代,鼓的表演突飞猛进,舞队里还出现了“斗鼓社”。
 


  1 三羊开泰
 


  2 四季平安
 


  3 四面斗
 


  4 四门斗地(又叫四门到底)
 


  5 五福临门
 


  6 六畜兴旺
 


  7 六门
 


  8 里六门
 


  9 外六门
 


  10 七巧
 


  11 八宝
 


  12 八面风(又叫八卦阵)
 


  13 九莲灯
 


  14 九曲连环
 


  15 十全十美
 


  16
 


  17

  图39 秧歌场图举例[因为在网上找不到扫描版,所以16、17不知是何名]

  明清两代,中国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鼓舞。鼓有拿在手里的,有背在身上的,有挎在肩上的,有放在地上的。表演时,人们不断地追求花样,所以有了各地的“花鼓”。

  花鼓舞蹈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河北的“战鼓”气魄雄伟,河北文安县胜芳镇还有72名舞者胯着72面鼓的“胯鼓”,河北宁晋则有32名鼓手背着灯笼竿,打着腰鼓的“招子鼓”。山西太行山下有上百的少壮乡民胸挎径尺扁形皮鼓,击鼓而舞的“威风锣鼓”。山西还有一人身背几个鼓,轮番敲打的“花鼓”。河南有安阳的“战鼓”、焦作的“得胜鼓”、新乡的“开山鼓”、洛阳的“排鼓”、息县的“九连环”、三门峡的“猴儿鼓”。福建有四人一组鼓伞交错的“大鼓凉伞”。东北的“单鼓”活泼优美,安徽的“凤阳花鼓”、“双条鼓”载歌载舞。山东的“花鼓”则是在鼓槌上系一条三尺长的穗子,旋转舞动中击鼓,花穗五彩缤纷,像彩蝶绕身飞舞。甘肃的“太平鼓”,鼓体硕大,长带挎肩,双槌击鼓,气魄宏伟。陕北的“安塞腰鼓”狂放热烈,更堪称腰鼓之王。

  民间歌舞中敲的鼓,多数是双面的,但也有一种单面鼓。明清风俗,新年时要打“太平鼓”用的就是木柄上串着铁环的单皮鼓。明代北京城里已流行“太平鼓”,当时主要是儿童表演。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说:“童子捶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到了清代,北京的太平鼓更加盛行,大多是在农历新年和正月里表演,所谓“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舞队里除了儿童,还有妇女参加。
 


  图40 河南安阳战鼓

  和鼓有联系的是表演者有的还敲打各式打击铜响乐器而舞,可称“响器舞”,如河南郏县有几十名舞者操铙、钹、镲等各种乐器的“铜器舞”。

  和汉族地区鼓舞交相辉映,少数民族地区的鼓舞也是丰富多采的。苗族有“三鼓”,说的是“木鼓舞”、“铜鼓舞”和“皮鼓舞”。苗族的“打花鼓”,槌、肘、肩、头,上身每个可动的部位都可击鼓,一人绕着一面鼓,十人绕着十面鼓,令人叹为观止。瑶族的“长鼓舞”更把鼓的转、绕、盘、扬的花式发挥到了极致。壮族的“蜂鼓舞”、“黄泥鼓”,傣族的“象脚鼓”,景颇族的“创世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羌族的“羊皮鼓”,藏族的“龙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等等,都以不同的风采,和汉族的鼓舞共同构成中国民间鼓舞的洋洋大观。

  鼓是击节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霸王鞭”也可归入鼓舞一类。“霸王鞭”据说起源于辽、金时代。明清时代很盛行,也叫“打连厢”、“金钱棒”、“打花棍”。表演者手里拿着竹棍或木棍,棍的两头挖有小口,各串一迭铜钱。上下左右敲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有时还有响声代替锣声。“霸王鞭”表演时,边敲边唱,也有高难动作。这种舞蹈流行于中国各地,远至云南大理白族地区。
 


  图41 铜器舞

  和“霸王鞭”同一道理,凡是能敲打出声响和节奏的物件,都可以作为舞蹈的道具。如壮族有“扁担舞”,佤族有“舂碓舞”,哈尼族有“竹筒舞”,布依族有“粑棒舞”,黎族有“打柴舞”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 -24-